百無一能

成語拼音

bǎi wú yī néng

百無一能成語解釋

能能力,勝任。什麼都不會做。

典故出處

明·施耐庵《水滸全傳》第三十二回宋江道‘我自百無一能,雖有忠心,不能得進步。’”

成語典故

成語造句

他在生活中似乎總是遭遇挫折,幹啥啥不行,仔細想想,還真是百無一能。

成語故事

在古代,有一個人名叫張三。他出生在一個普通的家庭,從小就被父母寄予厚望。 然而,隨着時間的推移,張三的表現卻讓人大失所望。他學什麼都學不好,無論是讀書寫字,還是各種技藝,他都顯得極爲笨拙。他去學木工,卻總是把木材弄壞,做出來的東西歪歪扭扭;他去學畫畫,畫出來的東西簡直讓人不忍直視;他去學種地,卻連基本的播種都做不好。 就這樣,張三渾渾噩噩地度過了許多年,幾乎嘗試了各種事情,但沒有一件事情是他能夠真正做好的。人們開始在背後議論紛紛,都說他百無一能。 有一次,村裏來了一位智者,聽到大家對張三的評價後,便決定去見見他。智者見到張三後,並沒有直接對他表示嫌棄或批評,而是和他聊起了天。通過聊天,智者發現張三雖然在很多具體的事情上表現不佳,但他內心其實有着善良和熱情。 智者對張三說:“每個人都有自己獨特的價值和才能,也許你只是還沒有找到真正適合自己的道路。不要因爲別人的評價就自暴自棄。”張三聽了智者的話,深受感動,他開始反思自己的過往。 從那以後,張三不再盲目地去嘗試各種事情,而是靜下心來思考自己的內心。終於,他發現自己對幫助他人有着特別的熱情。於是,他開始主動去關心村裏的老人和孩子,幫他們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 雖然這些事情看起來很簡單,但張三卻做得非常用心和認真。漸漸地,村裏的人對他的看法也發生了改變。大家不再嘲笑他百無一能,而是開始讚揚他的善良和熱心腸。 張三終於明白,一個人的價值不一定體現在擁有多麼高超的技能或才能上,而是可以體現在一顆真誠善良的心上。他雖然在很多方面能力有限,但他用自己的行動證明了,即使百無一能,也依然可以在生活中找到屬於自己的意義和價值。 這個故事告訴我們,不要輕易用一個固定的標準去評判一個人。每個人都有自己的閃光點和潛力,即使看起來似乎百無一能,也可能在某個不經意的地方綻放出屬於自己的光芒。我們應該以更加包容和理解的心態去看待他人,給予他們機會去發現和展現自己的獨特之處。同時,我們自己也不要因爲一時的挫折或他人的評價而放棄努力,要相信自己終究能找到屬於自己的道路和價值。

百無一能-成語圖片

百無一能

其他成語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