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依百從
成語拼音
- bǎi yī bǎi cóng
百依百從成語解釋
- 百比喻很多;依順從;從跟從。什麼都依從。形容一味順從。
典故出處
- 楊纖如《傘》討厭他過於粗暴魯莽,常辦錯事,喜愛他忠實聽話,百依百從。”
成語典故
- 對孩子百依百從是不行的。
成語造句
- 在他的威嚴之下,下屬們大多對他的指令百依百從,不敢有絲毫違抗。
成語故事
- 在古代的一個國度裏,有一位年輕的君主名叫李明。李明自幼聰慧過人,但性格卻有些優柔寡斷。
李明繼位後,朝中的大臣們爲了各自的利益,紛紛向他進言獻策,各種觀點和建議讓李明感到無所適從。其中有一位大臣張權,他善於揣摩李明的心思,總是能提出一些看似迎合李明的想法。久而久之,李明對張權越發依賴,幾乎對他的話百依百從。
有一次,國家面臨一場重大的決策,是關於與鄰國的戰爭與和平。大部分大臣都認爲應該謹慎行事,通過外交途徑解決爭端。然而張權卻主張發動戰爭,他在李明面前誇大戰爭的好處,聲稱可以迅速擴張領土,提高國家的威望。李明在張權的蠱惑下,不顧其他大臣的反對,毅然決定發動戰爭。
戰爭的進程並不如張權所描述的那般順利,敵軍頑強抵抗,本國軍隊傷亡慘重。國家的資源也在戰爭中被大量消耗,百姓生活陷入困境。這時,其他大臣們紛紛進諫,要求李明停止戰爭,重新考慮策略。但李明卻因爲一直以來對張權的百依百從,固執地堅持繼續戰爭。
就在國家陷入危機之時,一位名叫王智的智者出現了。他引經據典,向李明講述了歷史上許多因爲盲目聽從他人而導致國家衰敗的例子。他說:“昔日有吳王夫差,對奸臣百依百從,最終導致國家滅亡。如今陛下若不醒悟,恐重蹈覆轍啊。”李明聽後,如夢初醒,開始反思自己的行爲。
最終,李明果斷地罷免了張權,停止了戰爭,積極採取措施恢復國家的元氣。他也明白了作爲君主,不能一味地對他人百依百從,要有自己的判斷力和決策力,要廣泛聽取各方意見,權衡利弊,才能做出正確的決策。經過一段時間的努力,國家逐漸走出了困境,重新走向繁榮昌盛。這個故事也告誡後人,在面對各種情況時,不能毫無原則地百依百從,要有自己的思考和主見,否則可能會帶來意想不到的後果。
百依百從-成語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