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足之蟲,斷而不蹶
成語拼音
- bǎi zú zhī chóng,duàn ér bù jué
百足之蟲,斷而不蹶成語解釋
- 比喻勢力雄厚的集體或個人一時不易垮臺。同百足之蟲,至死不僵”。
典故出處
- 唐·馬總《意林》卷一百足之蟲,斷而不蹶。”
成語典故
- 無
成語造句
- 即使面對巨大的困難和挫折,他依然能頑強應對,因爲他深知不能輕易被打倒,就像古人說的百足之蟲,斷而不蹶。
成語故事
- 在歷史的長河中,曾有這樣一個家族。他們歷經數代的輝煌,在朝堂之上擁有着舉足輕重的地位。
這個家族的族長憑藉着自己的智謀和手段,在複雜的政治局勢中左右逢源,逐漸積累起了龐大的勢力。他們廣結人脈,與各方勢力都有着千絲萬縷的聯繫。
然而,隨着時間的推移,這個家族中也出現了一些紈絝子弟,他們依仗着家族的權勢,肆意妄爲,魚肉鄉里。百姓們對他們敢怒而不敢言。
朝中一些有識之士看到了這個家族潛在的危機,曾多次上書皇帝,提醒他要注意這個家族勢力的過度膨脹。但皇帝卻因爲這個家族曾經的功績,而選擇了暫時容忍。
終於,這個家族的一些行爲引起了衆怒。百姓們紛紛起來反抗,朝中的其他勢力也趁機落井下石。家族頓時陷入了危機之中。
面對如此困境,這個家族的族長並沒有立刻警醒,他仍然妄圖憑藉着過去的人脈和手段來化解危機。但是,他卻發現,曾經那些與他稱兄道弟的人,如今都對他避之不及。
最終,這個家族在各方的壓力下開始土崩瓦解。儘管他們曾經如那“百足之蟲”,擁有着看似強大的根基和勢力,但當真正的危機來臨時,卻因爲自身的腐朽和墮落,最終“斷而不蹶”。
歷史上,這樣的例子並不少見。就如同那曾經輝煌一時的秦朝,在秦始皇的統治下何其強大,但卻因爲秦二世的暴政和趙高的弄權,最終走向了滅亡。又如那東漢末年的袁家,四世三公,門生故吏遍天下,卻也因爲內部的爭鬥和腐敗,在歷史的舞臺上迅速凋零。
“百足之蟲,斷而不蹶”這句成語提醒着我們,無論一個人、一個家族或是一個國家,即使擁有再強大的實力和基礎,如果不能保持清醒的頭腦,不能不斷地自我革新和進步,不能堅守道德和正義,那麼最終都有可能走向衰敗。只有時刻保持警惕,不斷努力,才能在歷史的洪流中屹立不倒。正如《詩經》中所云:“戰戰兢兢,如臨深淵,如履薄冰。”只有這樣,才能避免重蹈那些曾經輝煌卻又最終覆滅的覆轍。
百足之蟲,斷而不蹶-成語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