鮑魚之肆
成語拼音
- bào yú zhī sì
鮑魚之肆成語解釋
- 鮑鹹魚;肆店鋪。賣鹹魚的店。比喻壞人成堆的地方。
典故出處
- 漢·劉向《說苑·雜言》與惡人居,如入鮑魚之肆,久而不聞其臭,亦與之化矣。”
成語典故
- 智者見智,仁者見仁,入鮑魚之肆,而不自知其臭,其斯之謂乎?★清·憂患餘生《〈官場現形記〉序》
成語造句
- 市場中這一角環境極差,污水橫流,垃圾遍地,簡直就是鮑魚之肆。
成語故事
- 在很久很久以前,有一個年輕人名叫張華。張華生活在一個繁華的都市裏,周圍充滿了各種各樣的人和事物。
一天,張華在城中漫步,不經意間走進了一條狹窄而熱鬧的街道。這條街道上瀰漫着一股奇異而濃烈的味道,張華好奇地四處張望。他發現街道兩旁有許多賣魚的攤位,其中有一些攤位上擺放着一種他從未見過的魚,這些魚散發着難聞的氣味。
張華向一位攤主詢問這是什麼魚,攤主告訴他這是鮑魚。張華感到十分驚訝,因爲他以前從未聽說過這種魚。攤主笑着對他說:“鮑魚雖然味道有些獨特,但它可是非常珍貴的食材呢。”張華看着這些鮑魚,心中涌起了一絲好奇。
隨着時間的推移,張華經常來到這條街道,漸漸地習慣了鮑魚的味道。他甚至開始覺得這種味道有一些獨特的魅力。然而,他卻沒有意識到,自己的身上也漸漸沾染了這種濃烈的氣味。
有一次,張華去參加一個重要的聚會。當他走進會場時,人們紛紛皺起了眉頭,用異樣的眼光看着他。張華感到十分困惑,不明白大家爲什麼這樣看着他。直到一位朋友悄悄地告訴他,他身上散發着一股難聞的鮑魚之味,張華這才恍然大悟。
他想起了自己經常出入那條充滿鮑魚氣味的街道,卻沒有察覺到自己已經被這種氣味所同化。張華意識到,自己長時間處於鮑魚之肆中,不知不覺地受到了它的影響。
正如《孔子家語·六本》中所記載:“與善人居,如入芝蘭之室,久而不聞其香,即與之化矣;與不善人居,如入鮑魚之肆,久而不聞其臭,亦與之化矣。”張華深刻地明白了這個道理,環境對人的影響是如此之大。
從那以後,張華開始刻意地遠離那條街道,努力讓自己擺脫鮑魚之肆的影響。他更加註重自己所處的環境和交往的人,努力讓自己處在一個積極、健康的氛圍中。
這個故事告訴我們,我們所處的環境就像鮑魚之肆一樣,如果我們長期處於不良的環境中,就會不知不覺地受到其負面影響,甚至變得和周圍的不良現象一樣。因此,我們要時刻保持警惕,選擇良好的環境和積極向上的人交往,以免自己受到不良的薰陶和同化。只有這樣,我們才能不斷地提升自己,保持自己的純潔和高尚。
鮑魚之肆-成語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