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末倒置
成語拼音
- běn mò dào zhì
本末倒置成語解釋
- 本樹根;末樹梢;置放。比喻把主次、輕重的位置弄顛倒了。
典故出處
- 金·無名氏《綏德州新學記》然非知治之審,則未嘗不本末倒置。”
成語典故
- 該簡者你卻詳而不簡,該詳者你又簡而不詳。本末倒置,批評你還不願意?亂彈琴!★曲波《林海雪原》一二
成語造句
- 做事情要分清主次,不能一味追求細枝末節而忽略了核心重點,否則就容易本末倒置。
成語故事
- 在很久很久以前,有一個國家叫衛國。衛國的國王非常重視商業的發展,認爲商業能夠帶來大量的財富和繁榮。
於是,國王大力扶持商業,給予商人各種優惠政策和特權。一時間,衛國的商業異常興旺,市場上熱鬧非凡,各種商品琳琅滿目。然而,國王卻在這個過程中逐漸忽略了農業的重要性。
農業是國家的根本,是人民生活的基礎。但衛國的農民們卻發現,他們的地位越來越低,所得到的關注和支持也越來越少。土地逐漸荒蕪,糧食產量大幅下降。
有一位忠誠而睿智的大臣,名叫公孫策。他看到了這種本末倒置的情況,心急如焚。他多次向國王進諫,說道:“陛下,農業纔是國家的根基啊。如果沒有足夠的糧食,人民如何生存?國家又如何穩定?商業固然重要,但不能因此而忽視了農業。”
可是國王卻不以爲然,他覺得商業帶來的財富更加直觀和誘人。隨着時間的推移,衛國的糧食短缺問題越來越嚴重。人們開始爲了食物而爭鬥,社會陷入了混亂。
周邊的國家看到衛國的虛弱,紛紛趁機發動了侵略。此時,國王才如夢初醒,意識到自己犯了一個多麼嚴重的錯誤。他開始重新重視農業,鼓勵農民耕種,努力恢復農業生產。
然而,一切都已經太晚了。衛國在這場危機中遭受了巨大的損失,國家陷入了困境。這個故事告訴我們,做任何事情都不能本末倒置,要分清主次和先後順序。就如同《大學》中所說:“物有本末,事有終始,知所先後,則近道矣。”我們應該始終牢記事物的根本和關鍵所在,不能因爲一時的利益或偏見而迷失了方向,否則必將自食惡果。在生活中,我們也常常會遇到類似的情況,不能因爲追求眼前的繁華而忽略了基礎的重要性,只有保持清醒的頭腦,正確地處理本末關係,才能實現真正的穩定和發展。
本末倒置-成語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