並日而食
成語拼音
- bìng rì ér shí
並日而食成語解釋
- 並日兩天合併成一天。不能天天得食,兩天三天才能得一天的糧食。形容生活窮困。
典故出處
- 《禮記·儒行》儒有一畝之宮,環堵之室,篳門圭窬,蓬戶甕牖,易衣而出,並日而食。”
成語典故
- 思惟北征,宜先入南,故五月渡瀘,深入不毛,並日而食,臣非不自惜也,顧王業不可偏安於蜀都。★三國·蜀·諸葛亮《後出師表》
成語造句
- 在那段艱難的歲月裏,他省喫儉用,甚至常常並日而食,只爲了能多攢些錢給家人治病。
成語故事
- 在古代,有一個名叫張華的書生。他生活在一個戰亂頻繁、天災不斷的時期。
那時,百姓們的生活極爲艱難,糧食常常短缺。張華的家境也不富裕,日子過得十分拮据。有一年,遭遇了嚴重的旱災,莊稼顆粒無收,整個地區都陷入了饑荒之中。
張華和他的家人也面臨着飢餓的威脅,他們不得不節省着每一口糧食。每天,張華都和家人一起計算着食物的分量,儘量讓它們能維持更久的時間。他們常常是並日而食,兩天才喫一天的食物,以此來度過艱難的日子。
在這個過程中,張華看到了周圍許多人的悲慘遭遇。有的人因爲飢餓而病倒,有的人甚至失去了生命。他心中充滿了悲痛和無奈,同時也堅定了要努力改變現狀的決心。
張華開始四處尋找解決飢餓問題的辦法。他查閱了許多古籍,希望能從中找到應對饑荒的策略。在古籍中,他發現了一些關於古代人們在困難時期如何生存和自救的記載。他借鑑這些經驗,嘗試着去尋找一些可以替代糧食的食物來源。
經過不斷的努力和嘗試,張華終於找到了一些可以食用的野菜和野果。他將這些發現分享給了周圍的鄰居和鄉親們,大家一起努力,共同度過了那段艱難的時光。
隨着時間的推移,旱災終於過去,生活逐漸恢復了正常。張華也因爲他在饑荒時期的堅韌和智慧而受到了人們的尊敬和讚揚。
從那以後,張華更加珍惜來之不易的生活,也明白了在困難面前要勇敢面對、堅持不懈的道理。而“並日而食”這個成語,也成爲了人們銘記那段艱難歲月的象徵,提醒着後人要居安思危,珍惜糧食和資源,同時也激勵着人們在面對困難時要有頑強的意志和不屈的精神。
並日而食-成語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