薄脣輕言
成語拼音
- báo chún qīng yán
薄脣輕言成語解釋
- 形容多嘴,說話隨便。
典故出處
- 春秋·無名氏《靈樞·逆順肥瘦篇》瘦人者,皮薄色少,肉廉廉然,薄脣輕言。”
成語典故
- 無
成語造句
- 他爲人處世從不深思熟慮,常常想到什麼就說什麼,完全是薄脣輕言的做派,這樣難免會得罪不少人。
成語故事
- 在春秋戰國時期,有一個年輕人名叫子言。
子言生得相貌堂堂,但他卻有一個毛病,那就是常常薄脣輕言,說話不經過深思熟慮,總是輕易地發表各種言論。
有一次,子言所在的國家面臨着與鄰國的一場爭端。朝堂之上,大臣們紛紛獻策,討論應對之策。子言在沒有充分了解情況的前提下,就草率地發表了自己的看法,他誇下海口,聲稱自己有絕妙的辦法可以輕鬆解決問題。國王聽信了他的話,便讓他負責處理此事。然而,當子言真正去執行時,他才發現事情遠比他想象的複雜得多。他之前的那些言論在實際情況面前顯得如此蒼白無力,最終導致事情變得更加棘手。
鄰國見子言如此不靠譜,更是趁機發動了更猛烈的攻擊。國家陷入了危機之中,百姓們也對他怨聲載道。此時的子言才深刻地意識到自己薄脣輕言的後果是多麼嚴重。
在歷史的長河中,像子言這樣因爲薄脣輕言而惹禍上身的例子並不少見。《論語》中曾言:“君子欲訥於言而敏於行。”就是告誡人們說話要謹慎,不要輕易許下無法兌現的承諾。正如子言,他沒有經過認真思考和充分準備就隨口說話,結果給自己和國家都帶來了極大的麻煩。
經過這次教訓,子言開始反思自己的行爲。他明白了言語的力量和責任,從此不再輕易地信口開河,而是學會了謹言慎行,在說話之前會認真思考後果,尊重事實和他人的意見。
從子言的故事中,我們可以明白一個道理:薄脣輕言往往會帶來意想不到的後果,我們在生活中應該時刻保持警醒,說話要留有餘地,要對自己的言行負責,以免給自己和他人帶來不必要的困擾和損失。只有這樣,我們才能在人生的道路上走得更加穩健。
薄脣輕言-成語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