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敢自專

成語拼音

bù gǎn zì zhuān

不敢自專成語解釋

自專擅自專斷。不敢自作主張,獨自行事。有自謙的意思。

典故出處

唐·韓愈《褅袷議》凡在擬議,不敢自專。”

成語典故

成語造句

遇到如此重要的決策,他深知不能獨斷專行,而是廣泛徵求意見,因爲他不敢自專。

成語故事

春秋時期,各個諸侯國之間紛爭不斷。在一個名爲衛國的國家,有一位名叫寧俞的大臣。 寧俞爲人忠誠且足智多謀,深得衛國國君的信任。當時,衛國面臨着諸多複雜的局勢和挑戰,外有強敵環伺,內有各種矛盾和問題。 有一次,衛國國君在處理一件重大事務時猶豫不決,便找來寧俞商議。寧俞在仔細分析了各種情況後,提出了自己的見解和建議。然而,他並沒有擅自做主,而是非常誠懇地對國君說:“國君,此事關乎重大,臣雖有想法,但不敢自專,還請國君定奪。”國君聽後,對寧俞的謙遜和尊重十分讚賞,經過深思熟慮後,採納了寧俞的建議。 在另一次衛國與鄰國的爭端中,寧俞被委以重任,前往與鄰國談判。在談判過程中,寧俞憑藉着自己的智慧和口才,努力爲衛國爭取有利的條件。但即使在這樣的情況下,他依然保持着謹慎的態度,每一個重要的決定都及時向國君彙報,不敢有絲毫的擅作主張。他深知自己的職責是爲國家和君主服務,而不是憑藉自己的權力和地位爲所欲爲。 正是因爲寧俞的這種“不敢自專”的態度和行爲,使得他在衛國的政治舞臺上屹立不倒。他不僅贏得了國君的尊重和信任,也贏得了百姓的愛戴和擁護。在他的輔佐下,衛國逐漸穩定下來,在艱難的環境中得以生存和發展。 在歷史的長河中,像寧俞這樣懂得“不敢自專”的人並不多見。許多人在擁有了一定的權力和地位後,便容易變得驕傲自大、獨斷專行,忘記了自己的職責和本分。而寧俞卻以自己的行動詮釋了什麼是真正的忠誠和謙遜。他的故事也成爲了後世的典範,提醒着人們在面對權力和責任時,要始終保持敬畏之心,不可擅自專斷。正如《論語》中所說:“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聖人之言。”只有懷着敬畏之情,才能更好地履行自己的職責,爲國家和社會做出更大的貢獻。寧俞的“不敢自專”,不僅是一種個人品德的體現,更是一種對國家和君主負責的態度,這種精神值得我們永遠銘記和學習。

不敢自專-成語圖片

不敢自專

其他成語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