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可收拾

成語拼音

bù kě shōu shí

不可收拾成語解釋

收拾整頓、整理。指事物敗壞到無法整頓或不可救藥的地步。

典故出處

唐·韓愈《送高閒上人序》泊與淡相遭,頹墮委靡,潰敗不可收拾。”

成語典故

蒲殿俊輩登臺之後,因爲縱容兵士的結果,弄到了一個不可收拾的地步。★郭沫若《少年時代·反正前後》

成語造句

他起初只是偶爾偷懶,後來愈發放縱,局面變得不可收拾。

成語故事

在歷史的長河中,曾發生過這樣一個故事。 在一個動盪的時期,有一個國家的朝政逐漸被一些奸臣所把持。他們爲了自己的私利,不斷地在朝堂上搬弄是非,排除異己,弄得整個國家烏煙瘴氣。 起初,這些亂象只是星星點點地出現,但隨着時間的推移,情況變得越來越嚴重。這些奸臣們勾結地方勢力,貪污受賄,橫徵暴斂,百姓們生活在水深火熱之中,苦不堪言。 一位忠心耿耿的大臣看到國家變成這樣,心急如焚,多次向皇帝進諫,希望皇帝能夠採取措施,整頓朝綱,嚴懲這些奸臣。然而,皇帝卻被奸臣們的花言巧語所迷惑,對大臣的進諫置之不理。 就這樣,國家的局勢越發失控。盜賊四起,社會秩序崩潰,百姓們紛紛逃離家園,尋找安身之所。而那些奸臣們卻依然我行我素,繼續爲非作歹。 終於,這個國家陷入了一片混亂之中,局面已經到了不可收拾的地步。農田荒蕪,商業凋零,軍隊也失去了戰鬥力。周邊的國家看到這個國家如此衰敗,紛紛趁機入侵。 百姓們在苦難中掙扎,他們後悔當初沒有堅決抵制那些奸臣的惡行,以至於國家淪落到如此境地。而那位忠心的大臣,看着曾經繁榮的國家變得破敗不堪,心中充滿了悲痛和無奈。 這個故事讓我們深刻地認識到,當問題剛開始出現時,如果不及時加以解決,任由其發展下去,最終可能會導致不可收拾的後果。正如《史記》中所記載的:“小洞不補,大洞喫苦。”我們在生活和工作中,要時刻保持警惕,及時發現並解決問題,以免小問題演變成大災難,造成不可挽回的損失。同時,我們也要明辨是非,不要被那些虛假的表象所迷惑,要堅定地維護正義和真理,共同營造一個和諧、穩定的社會環境。

不可收拾-成語圖片

不可收拾

其他成語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