蠶食鯨吞
成語拼音
- cán shí jīng tūn
蠶食鯨吞成語解釋
- 象蠶喫桑葉那樣一步步侵佔,象鯨吞食那樣一下子吞併。比喻用各種方式侵佔吞併別國的領土。
典故出處
- 《韓非子·存韓》諸侯可蠶食而盡,趙氏可得與敵矣。”
成語典故
- 在乾隆時代,英吉利滅東印度,據孟加刺,漸肆其蠶食鯨吞手段,兼併那東、中、南三印度之地。★清·彭養鷗《黑籍冤魂》第二回
成語造句
- 在商業競爭中,某些大企業對小企業的資源和市場逐步進行侵佔,這種手段可謂是蠶食鯨吞。
成語故事
- 在歷史的長河中,曾有這樣一段故事。
在古代的一個國家,有一位野心勃勃的君主。他的國家起初並不強大,但他有着極大的抱負和慾望。這位君主敏銳地察覺到周邊一些小國正處於衰落和動盪之中,於是他心生一計。
他先是派遣使者與這些小國交好,打着友好往來的幌子,慢慢地在經濟和文化上對它們進行滲透。他利用貿易往來,讓自己國家的商品逐漸佔據這些小國的市場,就如同蠶喫桑葉一般,一點一點地侵蝕着它們的經濟基礎。
隨着時間的推移,這些小國在不知不覺中對這位君主的國家產生了依賴。而此時,君主見時機成熟,便開始露出了他的獠牙。他暗中派遣軍隊,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佔領了一些戰略要地,進一步擴大了自己的勢力範圍。
周邊的其他國家察覺到了這位君主的舉動,開始警惕起來。但這位君主並不在意,他繼續實施着他的計劃。他不斷地蠶食着周邊國家的領土和資源,勢力日益壯大。
然而,他的野心並不止於此。當他的國家變得足夠強大後,他把目光投向了遠方的一個大國。這個大國富饒而繁榮,但內部也存在着一些矛盾和問題。君主抓住這個機會,利用各種手段挑撥離間,讓大國陷入了混亂之中。
最終,他發動了大規模的戰爭,以鯨吞之勢席捲了這個大國。他的軍隊如洪水猛獸般,迅速佔領了大片土地,掠奪了無數的財富和資源。
這位君主通過這種蠶食鯨吞的方式,將周邊的國家一個一個地納入了自己的版圖,建立了一個龐大的帝國。他的行爲雖然爲他帶來了輝煌的成就,但也給無數的百姓帶來了痛苦和災難。
歷史的車輪滾滾向前,這個故事成爲了後人的一面鏡子。它提醒着人們,在追求權力和利益的過程中,不能忽視道德和正義。同時,也讓人們明白了,看似緩慢而溫和的蠶食,在日積月累之後,也可能會爆發出驚人的力量,如同鯨吞一般具有毀滅性。
在現實生活中,我們也能看到類似的現象。一些人或組織可能會通過逐步滲透、暗中侵蝕的方式來達到自己的目的,而當人們意識到時,往往已經造成了不可挽回的損失。所以,我們要保持警惕,善於觀察和分析,不要讓自己成爲被蠶食鯨吞的對象。
蠶食鯨吞-成語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