倉皇出逃
成語拼音
- cāng huáng chū táo
倉皇出逃成語解釋
- 倉皇匆忙,慌張。慌慌張張地外出逃跑。
典故出處
- 南唐·李煜《破陣子》最是倉皇離廟日,教坊猶奏別離歌。”
成語典故
- 無
成語造句
- 敵軍在我方猛烈的攻擊下,陣腳大亂,不得不倉皇出逃。
成語故事
- 在歷史的長河中,曾發生過這樣一段故事。
在一個動盪的時期,有一個國家正面臨着巨大的危機。國王沉迷於享樂,不理朝政,致使國家政治腐敗,民不聊生。周邊的強國見此情形,紛紛蠢蠢欲動,想要趁機瓜分這個國家。
終於,敵國的大軍壓境,一路勢如破竹。而此時的國王才如夢初醒,他驚慌失措,完全不知道該如何應對這突如其來的災難。大臣們紛紛進言,要求國王組織抵抗,但國王早已失去了往日的威嚴和勇氣,他心中只有恐懼。
在敵軍即將攻破城池之際,國王做出了一個令人意想不到的決定——他選擇了倉皇出逃。他拋下了自己的子民和國家,只帶着幾個親信,在夜色的掩護下,狼狽地逃離了王宮。一路上,他們不敢停留,拼命地趕路,彷彿身後有無數的追兵。
國王和他的隨從們風餐露宿,歷經艱辛。他們失去了曾經的榮華富貴,過上了如同乞丐般的生活。在逃亡的過程中,國王不斷地懊悔自己曾經的所作所爲,如果他能早些醒悟,勵精圖治,也許就不會落得如此下場。
然而,一切都已經太晚了。他們的倉皇出逃成爲了百姓們口中的笑柄,也成爲了這個國家歷史上的一個恥辱印記。後來,這個國家終究還是被敵國所吞併,百姓們陷入了水深火熱之中。
正如《舊唐書·李肇傳》中所記載的:“鹹通以後,閣下從容論道之客耳,豈有他哉!且倉皇失措,自貽伊戚,悲哉!”這個國王因爲自己的昏庸和怯懦,導致了國家的覆滅,他的倉皇出逃也成爲了歷史的教訓,讓後人引以爲戒。我們應當從這個故事中汲取教訓,明白只有居安思危,奮發圖強,才能避免重蹈覆轍,守護好自己的國家和人民。
倉皇出逃-成語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