察察爲明
成語拼音
- chá chá wéi míng
察察爲明成語解釋
- 察察分析明辨;明精明。形容專在細枝末節上顯示精明。
典故出處
- 《晉書·皇甫謐傳》欲溫溫而和暢,不欲察察而明切也。”
成語典故
- 恰好遇了一位兩江總督,最是以察察爲明的,聽見人說這管帶不懂駕駛,便要親自去考察。★清·吳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第七十八回
成語造句
- 在管理團隊時,領導者不應過分苛責細節,以免給人一種察察爲明的印象,從而影響團隊成員的積極性和創造力。
成語故事
- 在歷史的長河中,曾有這樣一位官員。
他名叫李義府,在唐高宗時期擔任要職。李義府表面上溫和恭順,實則心懷叵測。他善於僞裝自己,憑藉着巧言令色和一些手段,獲得了皇帝的信任和重用。
起初,他在官場上的表現還不那麼明顯,衆人只覺得他是個有能力的官員。然而,隨着時間的推移,他的真實面目逐漸暴露出來。他爲了自己的私利,不擇手段地打擊異己,利用權力謀取財富和地位。他對那些不附和他的人,想盡辦法進行陷害和排擠。
在處理政務時,他並不是真正關心國家和百姓的利益,而是將其視爲自己謀取好處的工具。他對於一些小的細節和瑣事過分糾纏,看似是在認真處理事務,實則是在故意顯示自己的精明能幹,以達到鞏固自己地位的目的。這種“察察爲明”的做法,讓很多正直的官員對他極爲反感。
李義府的所作所爲最終引起了朝廷中一些有識之士的警覺和不滿。他們紛紛上書皇帝,揭露李義府的種種惡行。然而,李義府憑藉着自己的狡猾和皇帝的信任,一次次地躲過了懲罰。
但正所謂“多行不義必自斃”,李義府的罪惡行徑終究還是被更多的人所知曉。他的名聲越來越臭,百姓對他也是怨聲載道。最終,皇帝也察覺到了他的問題,對他進行了調查和處置。李義府的輝煌生涯就此結束,他爲自己的所作所爲付出了沉重的代價。
李義府的故事成爲了歷史上一個典型的反面教材,他的“察察爲明”讓人們看到了那些表面精明實則自私自利之人的醜惡嘴臉。我們應當從這樣的故事中吸取教訓,在爲人處世和處理事務時,要有真正的智慧和品德,而不是僅僅追求表面的精明和能幹,更不能爲了一己私利而不擇手段。只有這樣,我們才能在人生的道路上走得更加穩健和長遠。
察察爲明-成語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