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惡不悛

成語拼音

cháng è bù quān

長惡不悛成語解釋

指長期作惡,不肯悔改。

典故出處

《左傳·隱公六年》善不可失,惡不可長,其陳桓公之謂乎,長惡不悛,從自及也。”

成語典故

其有久爲頭首,累受招安,長惡不悛,及殺人衆多,情理巨蠹之人,自合依舊處死。★宋·李綱《申省措置酌情處斷招降盜賊狀》

成語造句

他屢次犯錯卻不知悔改,這種長惡不悛的態度最終讓他陷入了無法挽回的境地。

成語故事

在古代的一個國家,有一個名叫王三的人。他自幼便生性頑皮,行爲乖張。 隨着時間的推移,王三逐漸長大,但他的品性卻沒有絲毫改變。他開始小偷小摸,常常從鄰居家竊取一些小東西,儘管鄰居們多次指責,他卻依然我行我素,不知悔改。 後來,王三結交了一羣狐朋狗友,他們整日遊手好閒,惹是生非。王三在他們的影響下,膽子越來越大,開始幹起了搶劫的勾當。有一次,他們在光天化日之下搶劫了一位老人,老人被嚇得癱倒在地。此事引起了當地官府的注意,官府開始通緝王三等人。 然而,王三並不在意官府的通緝,他覺得自己能夠逃脫追捕。他繼續爲非作歹,甚至還打傷了一名前來抓捕他的官差。他的惡行越發猖獗,周圍的百姓對他深惡痛絕。 當地的一位智者見狀,搖頭嘆息道:“這王三真是長惡不悛,如此下去,必定會自食惡果。” 果然,官府加大了抓捕力度,最終將王三及其同夥一網打盡。在公堂上,王三依然不知悔改,還試圖狡辯。但證據確鑿,他最終被判處了重刑。 在牢獄中,王三才開始反思自己的所作所爲,但此時已經太晚了。他的種種惡行已經無法挽回,他只能在悔恨中度過餘生。 這個故事告訴我們,一個人如果長期作惡而不知悔改,最終必然會受到應有的懲罰。正如古人云:“多行不義必自斃。”我們應當時刻保持警醒,勿以惡小而爲之,要堅守道德底線,做一個善良正直的人。

長惡不悛-成語圖片

長惡不悛

其他成語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