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痾難起

成語拼音

chén kē nán qǐ

沉痾難起成語解釋

沉痾重病或老病。久患重病,不能下牀。

典故出處

成語典故

成語造句

他長期過度勞累,身體狀況極差,如今已是沉痾難起,令人憂心。

成語故事

在古代,有一個繁榮昌盛的國家。這個國家的國王年輕有爲,帶領着臣民們過着安居樂業的生活。 然而,隨着時間的推移,國王漸漸沉迷於享樂,不再像從前那樣勤勉政事。宮廷中的一些奸臣趁機諂媚逢迎,哄得國王愈發昏庸。他們利用國王的信任,在朝中結黨營私,排除異己,弄得朝堂烏煙瘴氣。 與此同時,國家的治理也出現了諸多問題。百姓們的生活開始變得艱難,民不聊生,社會矛盾日益激化。一些有識之士看到國家的現狀,心急如焚,紛紛上書勸諫國王,希望他能迷途知返,重振朝綱。 可是,國王此時已經深陷其中,無法自拔。他對這些勸諫充耳不聞,依舊我行我素。就這樣,國家的狀況每況愈下,如同一個身患重病的人,積重難返。 終於,一場嚴重的旱災降臨這個國家。莊稼顆粒無收,百姓們餓殍遍野。國內爆發了大規模的起義,起義軍的勢力迅速壯大,直逼京城。 國王這才如夢初醒,他意識到自己的錯誤,想要挽回局面。但此時的國家已經病入膏肓,如同沉痾難起。他慌忙召集大臣們商議對策,但那些曾經的奸臣們此時卻束手無策,只知互相推諉責任。 最終,起義軍攻破了京城,國王也淪爲了階下囚。這個曾經輝煌的國家就這樣走向了衰落,成爲了歷史的塵埃。 這個故事告訴我們,一個國家也好,一個人也罷,如果不能時刻保持清醒,及時糾正錯誤,一旦陷入困境,就如同身患沉痾,難以再起。正如《左傳》中所說:“多行不義必自斃。”我們應當以史爲鑑,始終保持警醒,防微杜漸,避免重蹈覆轍。

沉痾難起-成語圖片

沉痾難起

其他成語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