趁火打劫

成語拼音

chèn huǒ dǎ jié

趁火打劫成語解釋

趁乘機。趁人家失火時去搶劫。比喻乘人之危謀取私利。

典故出處

明·吳承恩《西遊記》第十六回正是財動人心,他也不救火,他也不叫水,拿着那袈裟,趁哄打劫,拽回雲步,經轉山洞而去。”

成語典故

等警察趕到時,那幾個趁火打劫的流氓早已逃走了。

成語造句

在他遭遇困境、生意麪臨危機的時候,那些競爭對手卻趁機落井下石,做出了趁火打劫的勾當。

成語故事

在歷史的長河中,有許多充滿權謀與智慧的故事。 在南北朝時期,中國處於分裂動盪的狀態。北方有一個強大的政權,而南方則是多個勢力相互爭鬥。在南方的一個國家中,發生了一場嚴重的內亂。國王年老體弱,幾個王子爲了爭奪王位,互相攻伐,國家陷入了混亂之中。 鄰國的君主看到了這個機會,他覺得這是一個擴張自己勢力的絕佳時機。他召集了大臣們商議,大臣們有的認爲應該趁此機會出兵,一舉佔領這個國家;有的則認爲這樣做不太道德,可能會引起其他國家的警惕和反感。 但這位君主心意已決,他派出了大軍,趁着南方這個國家內亂之際,長驅直入。南方國家的軍隊因爲內亂而自顧不暇,根本無法組織有效的抵抗。鄰國的軍隊如入無人之境,迅速佔領了大片領土。 在這個過程中,他們搶奪了大量的財富和資源,還俘虜了許多百姓。百姓們生活在水深火熱之中,苦不堪言。 然而,鄰國的君主並沒有就此滿足,他繼續揮軍前進,企圖徹底吞併這個南方國家。但他的貪婪和殘暴引起了其他國家的警覺,其他國家紛紛聯合起來,對他進行抵制。 最終,鄰國的君主雖然在這場戰爭中獲得了一些利益,但也付出了沉重的代價。他的行爲被世人所唾棄,他的國家也因爲這場戰爭而陷入了困境。 這個故事充分展現了“趁火打劫”的含義。在別人遭遇困境或危難之時,利用這個機會謀取私利,不顧他人的死活和感受。這種行爲往往是不道德的,也可能會給自己帶來意想不到的後果。歷史上有許多這樣的例子,它們都提醒着我們,在面對他人的困難時,我們應該秉持着善良和正義的原則,而不是趁機落井下石。只有這樣,我們才能建立一個和諧、穩定、美好的世界。

趁火打劫-成語圖片

趁火打劫

其他成語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