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門魚殃

成語拼音

chéng mén yú yāng

城門魚殃成語解釋

城門失火,大家都到護城河取水,水用完了,魚也死了。比喻因受連累而遭到損失或禍害。

典故出處

明·李東陽《尹公墓誌銘》城門魚殃,昆崗玉碎。”

成語典故

成語造句

戰爭一旦爆發,無辜的百姓往往深受其害,正所謂“覆巢之下,安有完卵”,整個城市都可能面臨城門魚殃的結局。

成語故事

在春秋時期,有一個名叫蔡國的諸侯國。蔡國與楚國相鄰,兩國之間時而和睦,時而紛爭不斷。 當時蔡國有一位大臣名叫無忌,他爲人正直,但卻因直言進諫而得罪了蔡國的國君。國君一怒之下,竟將無忌罷官。無忌心中憤憤不平,便決定離開蔡國,前往楚國。 楚國的國君聽聞無忌前來,十分高興,認爲這是一個瞭解蔡國情況的好機會。無忌爲了報復蔡國國君,便在楚國國君面前說了許多蔡國的壞話,還挑撥楚蔡之間的關係。 楚國國君聽後,心中漸漸燃起了對蔡國的怒火。終於,楚國決定出兵攻打蔡國。蔡國的百姓們毫無防備,面對強大的楚國軍隊,他們驚慌失措,四處逃竄。 戰爭進行得十分慘烈,蔡國的城池紛紛淪陷,百姓們遭受了巨大的痛苦和災難。在戰火的波及下,就連蔡國都城城門附近的魚兒也未能倖免,它們在混亂中或死或傷,一片悽慘景象。 這便是“城門魚殃”的由來。這個故事告訴我們,當兩個勢力發生衝突和爭鬥時,往往會牽連到許多無辜的人和事物。就如同蔡國與楚國的戰爭,城門邊的魚兒本與兩國的紛爭毫無關係,但卻因爲戰爭而遭受了無妄之災。 在歷史的長河中,這樣的例子屢見不鮮。許多時候,強者之間的爭鬥會給周圍的人和環境帶來意想不到的破壞和傷害。我們應該從這些故事中吸取教訓,在處理問題和爭端時,要儘量避免殃及無辜,保持理性和剋制,尋求和平與和諧的解決方式,以免造成城門魚殃般的悲劇。同時,我們也要明白,在複雜的社會關係中,我們每個人的行爲都可能會對他人產生影響,因此我們要有大局觀和責任感,不能只爲了自己的利益而不顧他人的死活。只有這樣,我們才能共同營造一個更加美好的世界。

城門魚殃-成語圖片

城門魚殃成语图片

其他成語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