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一頭地
成語拼音
- chū yī tóu dì
出一頭地成語解釋
- 指當避開此人讓其高出衆人一頭之地◇以之比喻高人一着。
典故出處
- 宋·歐陽修《與梅聖俞書》讀軾(蘇軾)書,不覺汗出。快哉快哉!老夫當避路,放他出一頭地也。”
成語典故
- 錢文敏尚書雖師之而爲黃子久一派,其氣象雄邁,固自另出一頭地。★清·沈初《西清筆記·紀文獻》
成語造句
- 在這次的學術研討會上,他獨特的見解和深刻的分析,讓他在衆多學者中出一頭地。
成語故事
- 在北宋時期,有一位才華橫溢的文學家名叫歐陽修。
歐陽修自幼聰慧好學,憑藉着自己的努力和天賦在文學領域嶄露頭角。當時,還有一個年輕人叫蘇軾,他同樣極具文學才華。蘇軾參加科舉考試時,其文章讓考官們大爲讚賞。歐陽修作爲主考官之一,對蘇軾的文章更是格外看重,他驚歎於蘇軾的才華,認爲這個年輕人日後必定會有非凡的成就。
在之後的日子裏,蘇軾的文學才能越發凸顯,他的作品在京城廣泛流傳,受到了衆多文人雅士的推崇。歐陽修看到蘇軾如此出衆,心中十分欣慰,曾多次在公開場合讚揚蘇軾。他認爲蘇軾的才學足以在文壇上“出一頭地”,也就是超越衆人,脫穎而出。
隨着時間的推移,蘇軾果然不負歐陽修的期望,他的詩詞、文章獨樹一幟,對後世產生了深遠的影響。蘇軾以其豪邁奔放的風格和深刻的思想內涵,成爲了北宋文學的代表人物之一。而歐陽修也因自己獨具慧眼,發掘和培養了蘇軾這樣的文學巨匠而備受讚譽。
後來,“出一頭地”這個成語便流傳開來,用來形容一個人在某個領域中表現卓越,超越了其他人,能夠嶄露頭角。就如蘇軾在文學領域中,憑藉着自己的才華和努力,在衆多文人之中“出一頭地”,成爲了千古流傳的文學大家。這個成語也提醒着人們,要不斷努力提升自己,勇於展現自己的才能,爭取在各自的領域中能夠“出一頭地”,實現自己的價值。
出一頭地-成語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