垂拱而治
成語拼音
- chuí gǒng ér zhì
垂拱而治成語解釋
- 垂拱垂衣拱手,形容毫不費力;治平安。古時比喻統治者不做什麼使使天下太平。多用作稱頌帝王無爲而治。
典故出處
- 《尚書·武成》諄信明義,崇德報功,垂拱而天下治。”
成語典故
- 無
成語造句
- 在他的精心管理下,公司上下齊心,業務蒸蒸日上,頗有垂拱而治的氣象。
成語故事
- 在古代,有一位英明的君主,他的名字叫做舜。舜在繼位之前,經歷了諸多磨難和考驗。
舜自幼家境貧寒,但他卻品德高尚,勤勞善良。他的父親瞽叟愚昧無知,後母和弟弟象又多次陷害他,然而舜始終保持着寬厚仁和的心態,對家人不離不棄。
後來,舜因爲他的品德和才能被衆人推舉爲部落首領。舜即位後,並沒有急於施展自己的權力,而是採取了一種獨特的治理方式。他廣納賢才,選拔了許多有才能和品德的人爲官,讓他們各司其職。同時,舜非常注重傾聽民衆的聲音,經常深入民間,瞭解百姓的疾苦和需求。
舜以仁德治國,推行了一系列有利於百姓的政策。他倡導人們和睦相處,互幫互助,使得社會風氣大爲改善。在他的治理下,國家呈現出一片繁榮昌盛的景象,百姓安居樂業,農業豐收,商業發達。
舜的治理方式看似輕鬆,實則蘊含着深刻的智慧。他通過選拔優秀的人才,充分發揮他們的才能和智慧,讓國家的各項事務得以順利進行。他自己則猶如一位智慧的長者,在幕後默默觀察和引導,讓整個國家機器能夠自動運轉。這種治理方式就如同“垂拱而治”,君主無需事事親力親爲,卻能達到良好的治理效果。
歷史上,如舜這般能夠垂拱而治的君主並不多見。許多君主爲了鞏固自己的權力,往往事必躬親,結果卻導致國家陷入混亂。而舜的垂拱而治,不僅爲他贏得了百姓的愛戴和擁護,也爲後世的君主樹立了一個典範。
在舜的治理下,國家持續繁榮發展,他的仁德和智慧也被後世廣爲傳頌。他的故事告訴我們,一個優秀的領導者,不一定要通過強硬的手段來實現自己的目標,而是可以通過智慧和仁德,讓國家和人民自然而然地走向繁榮和進步。這種垂拱而治的理念,即使在今天,依然有着重要的借鑑意義。我們應當從舜的故事中汲取智慧,在生活和工作中,學會放手和信任,讓合適的人去做合適的事,這樣才能實現更好的發展和進步。
垂拱而治-成語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