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悶葫蘆

成語拼音

dǎ mèn hú lu

打悶葫蘆成語解釋

悶葫蘆比喻難猜解而令人納悶的話或事情。指猜測令人納悶的話事事情。

典故出處

清·曹雪芹《紅樓夢》第五回(仙姑》恐泄漏天要,便掩了卷冊,笑向寶玉道‘且隨我去遊玩奇景,何必在此打悶葫蘆。’”

成語典故

成語造句

他總是不把話說清楚,讓人如同面對一個謎題,完全是打悶葫蘆,摸不着頭腦。

成語故事

在古代的一個小鎮上,有一個古怪的老人。他性格孤僻,常常獨自一人悶在自己的小院裏,很少與外界交流。 鎮上來了一個年輕的書生,他聽聞了這個老人的事情,心中充滿了好奇。一天,書生決定去拜訪這位老人,想要解開這個彷彿籠罩在迷霧中的謎團。 當書生來到老人的小院前,輕輕敲了敲門。過了許久,老人才緩緩地打開門,一臉疑惑地看着書生。書生禮貌地說明來意,老人卻只是哼哼了幾聲,便自顧自地回到了屋裏。書生無奈,只能跟着走進院子。 在院子裏,老人繼續做着自己的事情,對書生的存在仿若未覺。書生試圖和老人交談,但老人要麼不說話,要麼說一些讓人摸不着頭腦的話,就像一個悶葫蘆,怎麼也打不開。 書生沒有氣餒,他開始觀察老人的生活起居,試圖從中找到一些線索。他發現老人每天都會對着一個陳舊的箱子發呆,眼神中流露出一種複雜的情感。 有一天,書生終於鼓起勇氣再次詢問老人關於那個箱子的事情。老人沉默了許久,才緩緩地開口說道:“那箱子裏,裝着我年輕時的回憶。”原來,老人曾經有一個非常要好的朋友,他們一起經歷了許多風風雨雨。然而,因爲一場誤會,兩人產生了隔閡,最終分道揚鑣。老人一直對此事耿耿於懷,將自己封閉起來。 書生聽後,明白了老人心中的痛苦和糾結。他開始耐心地勸解老人,引用了許多歷史上關於友情和誤會化解的故事。他告訴老人,人生短暫,不能因爲過去的事情而一直困在自己的世界裏。 在書生的耐心勸解下,老人終於慢慢地打開了心扉,開始傾訴自己的內心感受。他彷彿找到了一個出口,將多年來積壓在心中的情緒一股腦地釋放了出來。 經過這次深入的交流,老人和書生成爲了忘年交。老人也不再是那個讓人難以捉摸的打悶葫蘆,他開始重新融入社會,與他人分享自己的故事和經歷。 這個故事告訴我們,有時候我們會遇到像打悶葫蘆一樣難以理解的人或事,但只要我們有耐心,願意去深入瞭解和探索,或許就能找到解開謎團的鑰匙,打開那看似緊閉的大門,收穫意想不到的情誼和感悟。同時也讓我們明白,不能讓過去的陰影一直籠罩自己,要學會放下過去,勇敢地面對未來。

打悶葫蘆-成語圖片

打悶葫蘆

其他成語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