彈冠結綬
成語拼音
- tán guān jié shòu
彈冠結綬成語解釋
- 朋友之間互相援引出仕。
典故出處
- 《漢書·蕭育傳》[育]少與陳鹹、朱博爲友,著聞當世。往者有王陽、貢公,故長安語曰‘蕭朱結綬,王貢彈冠’,言其相薦達也。”
成語典故
- 建原廟以安祖考,正六宮而修典弄,百廢具興,多士愛集,彈冠結綬,共欣千載之逢;掩面向隅,不忍一夫之泣。★宋·蘇軾《謝量移汝州表》
成語造句
- 他在官場摸爬滾打多年,一心追求功名利祿,只想着有朝一日能彈冠結綬,卻忘了爲官的初心和使命。
成語故事
- 在漢朝時期,有一個人名叫王吉。王吉出身於一個官宦世家,自幼勤奮好學,飽讀詩書,有着遠大的抱負和志向。
起初,王吉只是在地方上擔任一個小官職,但他爲官清正廉潔,兢兢業業,一心爲百姓做事,深受當地百姓的愛戴。他的才能和品德逐漸引起了朝廷的注意,於是他被調到京城爲官。
在京城,王吉結識了許多志同道合的官員,他們一起爲國家的繁榮和發展出謀劃策。然而,官場的複雜和險惡也逐漸展現在王吉面前。當時的朝廷中存在着一些奸臣和佞臣,他們爲了自己的私利不擇手段,互相勾結,排斥異己。王吉對此深感憂慮,他多次上書皇帝,揭露這些奸臣的罪行,希望皇帝能夠採取措施加以整治。
可是,皇帝卻被奸臣們所矇蔽,對王吉的上書置之不理。奸臣們得知王吉的舉動後,對他恨之入骨,開始想方設法地陷害他。王吉在奸臣的陷害下,多次遭遇挫折和磨難,但他始終沒有放棄自己的信念和原則。
後來,王吉因爲直言進諫而觸怒了皇帝,被貶到了一個偏遠的地方。他的一些好友和同事們得知這個消息後,紛紛爲他感到惋惜和不平。然而,其中有一些人卻爲了自己的前途和利益,開始與王吉劃清界限,甚至落井下石。
但也有一些真正的朋友,他們並沒有因爲王吉的遭遇而改變對他的態度。他們堅信王吉是一個正直善良的人,他的所作所爲都是爲了國家和百姓。這些朋友決定與王吉一起同甘共苦,不離不棄。
當王吉離開京城的時候,他的這些真正的朋友前來爲他送行。他們相互安慰,相互鼓勵,表達了對彼此的深厚情誼。其中有一個朋友感慨地說:“我們雖然不能在官場上繼續共事,但我們的友誼永遠不會改變。就像那彈冠結綬,雖然官場風雲變幻,但我們的情誼堅如磐石。”
王吉聽了朋友的話,深受感動。他說:“謝謝你們的支持和陪伴,我相信正義終將戰勝邪惡,我們一定還有機會再次爲國家效力。”
果然,沒過多久,皇帝幡然醒悟,意識到了自己的錯誤,他召回了王吉,並重新重用他。王吉回到京城後,繼續秉持着自己的原則和信念,爲國家和百姓努力工作。而他的那些真正的朋友,也因爲他們的忠誠和正直,得到了皇帝的賞識和重用。
彈冠結綬這個成語,就由此而來,它既代表了官場中的複雜關係和利益糾葛,也體現了真正的友誼在困難時刻的珍貴和堅定。它提醒着人們,在面對利益和誘惑時,要保持清醒的頭腦和堅定的信念,不要爲了一時的利益而放棄自己的原則和尊嚴。同時,也要珍惜那些真正的朋友,在困難時刻相互扶持,共同前行。
彈冠結綬-成語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