刀鋸斧鉞

成語拼音

dāo jù fǔ yuè

刀鋸斧鉞成語解釋

古代四種刑具。借指酷刑。

典故出處

《漢書·刑法志》大刑用甲兵,其次用斧鉞,中刑用刀鋸,其次用鑽鑿。”

成語典故

翁無煩怒!有新婦在,刀鋸斧鉞,婦自受之,必不令貽害雙親。★清·蒲松齡《聊齋志異·小翠》

成語造句

在那艱難的歲月裏,他毫不畏懼,哪怕前方是刀鋸斧鉞,也堅定地追求着真理。

成語故事

在古代的一個國度裏,有一位忠誠勇敢的將軍叫李明。 當時,國家面臨着嚴峻的局勢,外敵頻繁入侵,國內也出現了一些叛亂勢力。李明毫不猶豫地率領着他的軍隊,投身到保家衛國的戰鬥中。 在一次激烈的戰役中,李明的軍隊陷入了敵人的重重包圍。面對敵人如潮水般的攻擊,士兵們漸漸有些力不從心。然而,李明毫不畏懼,他揮舞着手中的長劍,奮勇殺敵,激勵着士兵們繼續戰鬥。 經過一番苦戰,李明的軍隊終於突破了敵人的包圍,但他們也遭受了重大的損失。朝廷中一些心懷叵測的官員見此情景,便開始在皇帝面前進讒言,污衊李明有謀反之心。皇帝聽信了這些謠言,決定對李明進行調查。 李明得知消息後,心中十分悲憤。他深知自己對國家的一片赤誠,卻無端遭到懷疑。但他並沒有選擇反抗,而是決定親自回到京城,向皇帝解釋清楚。 當李明回到京城時,迎接他的卻是刀鋸斧鉞般的嚴厲審訊。那些心懷惡意的官員們想盡辦法捏造證據,企圖將李明置於死地。但李明始終堅守着自己的信念和忠誠,堅決不承認那些莫須有的罪名。 在這艱難的時刻,李明的一些好友和部下紛紛站出來,爲他求情和辯護。他們向皇帝講述了李明在戰場上的英勇事蹟和對國家的貢獻。皇帝開始重新審視這個案件,逐漸意識到自己可能被那些奸臣所誤導。 最終,真相大白,李明的冤屈得以洗清。皇帝對他的忠誠和勇敢給予了高度的讚賞,並給予了他豐厚的賞賜。李明再次肩負起保衛國家的重任,繼續爲國家和人民奮勇戰鬥。 這個故事告訴我們,在面對困境和不公正的待遇時,我們要像李明一樣,保持堅定的信念和忠誠,不畏懼刀鋸斧鉞般的威脅和考驗,最終正義必將戰勝邪惡。同時,我們也要學會明辨是非,不要輕易被謠言和虛假信息所誤導,以免冤枉了那些真正忠誠和善良的人。

刀鋸斧鉞-成語圖片

刀鋸斧鉞成语图片

其他成語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