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盡途窮
成語拼音
- dào jìn tú qióng
道盡途窮成語解釋
- 道、途路。走到路的盡頭。形容無路可走,面臨末日。
典故出處
- 《晉書·嵇康傳》自卜已審,若道盡塗殫則已耳,足下無事冤之令轉於溝壑也。”
成語典故
- 國學國學,新學家既薄爲不足道”,國學家又道而不能亨,你真要道盡途窮了!★魯迅《熱風·以震其艱深”》
成語造句
- 他在錯誤的道路上一意孤行,如今已陷入絕境,真可謂道盡途窮。
成語故事
- 在很久很久以前,有一個國家正面臨着巨大的危機。這個國家曾經繁榮昌盛,但由於君主的昏庸無道和一些奸臣的弄權,國家逐漸走向衰落。
當時,一位忠誠而有遠見的大臣名叫張啓。他看到國家的現狀,心急如焚,多次向君主進諫,希望能夠採取措施改變局面。然而,君主卻對他的話置之不理,依然沉迷於享樂之中。
隨着時間的推移,國家的局勢變得越來越糟糕。外敵頻繁入侵,國內民不聊生,盜賊四起。張啓深知,如果再不採取行動,這個國家必將走向滅亡。於是,他決定親自率領一支軍隊,去抵禦外敵的入侵。
在戰場上,張啓身先士卒,奮勇殺敵。他的軍隊雖然人數不多,但個個英勇無比,與敵人展開了激烈的戰鬥。然而,敵人的勢力太過強大,張啓的軍隊逐漸陷入了困境。
在一次戰鬥中,張啓的軍隊被敵人包圍,他們拼死抵抗,但最終還是寡不敵衆。張啓看着身邊的士兵一個個倒下,心中充滿了絕望。他知道,自己已經盡力了,但國家的命運似乎已經無法挽回。
在這絕境之中,張啓想起了自己曾經爲國家所做的一切努力,心中感慨萬千。他意識到,國家已經到了道盡途窮的地步,無論自己如何掙扎,都無法改變最終的結局。
最終,張啓和他的軍隊全部戰死沙場。而那個曾經輝煌的國家,也在不久之後徹底滅亡。這個故事告訴我們,當一個國家或個人走到道盡途窮的地步時,往往已經無法挽回局面。我們應該在平時就注重積累和發展,避免走到絕境。正如《左傳·僖公五年》中所說:“虢亡,虞必從之。脣亡齒寒,輔車相依,其可忽乎?”只有居安思危,才能在面臨危機時從容應對,不至於落得個道盡途窮的下場。
道盡途窮-成語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