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意忘言
成語拼音
- dé yì wàng yán
得意忘言成語解釋
- 原意是言詞是表達意思的,既然已經知道了意思,就不再需要言詞◇比喻彼此心裏知道,不用明說。
典故出處
- 《莊子·外物》蹄者所以在兔,得兔而忘蹄。言者所以在意,得意而忘言。”
成語典故
- 迷方者執文泥象,知音者得意忘言。★明·楊慎《洞天玄記》開場
成語造句
- 在文學鑑賞中,有時我們需要領會作者的深層意圖,而不能拘泥於文字表面,達到一種得意忘言的境界。
成語故事
- 在很久很久以前,有一位才華橫溢的學者名叫子思。
子思對世間萬物都有着深刻的思考和獨特的見解。他致力於追求真理,常常與其他學者進行激烈的辯論和探討。
有一次,子思與一羣志同道合的朋友聚在一起討論哲學問題。他們各抒己見,爭論不休,試圖找到關於人生和宇宙的真諦。在討論過程中,子思提出了一個極爲新穎而深刻的觀點,這個觀點猶如一道閃電,瞬間照亮了大家的思維。朋友們被他的觀點深深吸引,陷入了沉思之中。
在那一刻,語言似乎已經無法完全表達子思內心深處的感悟和理解。他沉浸在自己的思考中,與那高深的哲理融爲一體。朋友們看着他,雖然沒有聽到更多具體的言辭,但卻從他的神態和舉止中領悟到了許多。
隨着時間的推移,子思的這個觀點在學術界廣泛傳播開來。人們紛紛傳頌着他的智慧和見解,然而,具體的言辭卻在傳播過程中逐漸模糊。但奇怪的是,儘管人們無法準確複述子思說過的話,卻依然能夠深刻地感受到他觀點的精髓和意義。
就如同《莊子·外物》中所說:“蹄者所以在兔,得兔而忘蹄。言者所以在意,得意而忘言。”子思的這次經歷正體現了得意忘言的真諦。人們在追求真理和智慧的過程中,有時候語言只是一種媒介,真正重要的是所傳達的思想和感悟。當人們真正領悟到其中的深意時,那些具體的言辭反而可能變得不再那麼重要。
子思的故事也讓我們明白,在生活中,我們不應過分執着於言語的表達,而應注重內心的感悟和體驗。有時候,一個眼神、一個動作,或者一種氛圍,都可能蘊含着比千言萬語更爲深刻的意義。我們要學會在紛繁複雜的表象中,抓住事物的本質,領悟那些無需言語便能傳遞的智慧和情感。只有這樣,我們才能真正在人生的道路上不斷前行,收穫更多的真理和美好。
得意忘言-成語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