燈蛾撲火
成語拼音
- dé é pū huǒ
燈蛾撲火成語解釋
- 比喻自己找死。
典故出處
- 《梁書·倒溉傳》如飛蛾之赴火,豈焚身之可吝。”
成語典故
- 這賊配軍卻不是作死,倒來戲弄老孃!正是燈蛾撲火,惹焰燒身”。★明·施耐庵《水滸全傳》第二十七回
成語造句
- 明知前方困難重重,他卻義無反顧地衝上去,猶如燈蛾撲火,絲毫不顧後果。
成語故事
- 在很久很久以前,有一個小村落。村子裏有一個年輕人,名叫阿明。
阿明自幼便充滿了好奇心和冒險精神,對外面的世界充滿了嚮往。有一天,阿明聽說在遙遠的地方有一座神祕的寶庫,裏面藏有無盡的財寶和奇珍異寶。這個消息讓他心動不已,他決定踏上尋找寶庫的征程。
他不顧家人和朋友的勸阻,毅然決然地出發了。一路上,他歷經千辛萬苦,遇到了許多艱難險阻。然而,他心中對於寶庫的渴望讓他不顧一切地向前。
終於,阿明來到了傳說中寶庫所在的地方。那是一座古老而神祕的城堡,城堡中瀰漫着一種奇異的氣息。阿明興奮地衝進城堡,四處尋找寶庫的入口。
在城堡的深處,他發現了一道閃耀着奇異光芒的門,他認定這就是寶庫的入口。他迫不及待地想要衝進去,完全沒有意識到門後可能隱藏着巨大的危險。
當他推開那扇門時,一股強大的力量瞬間將他捲入其中。原來,這並不是真正的寶庫,而是一個陷阱,一個充滿了各種危險機關和邪惡力量的陷阱。
阿明在陷阱中掙扎着,但他發現自己越陷越深,無法自拔。他就像那隻燈蛾,不顧一切地撲向了那看似光明的火焰,最終卻陷入了絕境。
他後悔不已,想起了家人和朋友的勸告,但此時已經太晚了。他在陷阱中耗盡了最後一絲力氣,最終永遠地留在了那裏。
這個故事警示着人們,在追求目標的過程中,不能被慾望衝昏頭腦,要保持清醒和理智,否則就會像阿明一樣,如同燈蛾撲火般,爲了那看似美好的東西,而付出慘痛的代價。就如同《梁書·到溉傳》中所記載的:“如飛蛾之赴火,豈焚身之可吝。”我們應當從歷史的教訓中汲取經驗,避免重蹈覆轍,在面對誘惑和未知時,要謹慎行事,權衡利弊,不要讓一時的衝動和盲目引領我們走向毀滅的道路。
燈蛾撲火-成語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