抵瑕蹈隙

成語拼音

dǐ xiá dǎo xì

抵瑕蹈隙成語解釋

隙裂縫,間隙。指攻擊別人的弱點或錯誤。

典故出處

唐·柳宗元《答問》而僕乃蹇淺窄僻,跳浮嚄唶,抵瑕陷厄。”

成語典故

要請人幫忙,想抵瑕蹈隙揀人的便宜,要先懂萬國公法,不然處處授人權柄。★高陽《清宮外史》下冊

成語造句

在競爭激烈的商業環境中,一些不良商家總是試圖抵瑕蹈隙,尋找對手的漏洞來謀取不當利益。

成語故事

在春秋時期,諸侯紛爭不斷,各國之間爲了爭奪領土和霸權,常常勾心鬥角。 有兩個相鄰的諸侯國甲國和乙國,它們表面上維持着和平,但實際上都在暗中尋找對方的弱點,試圖謀取利益。甲國的大臣公孫謀是一個精明且富有野心的人,他一直在尋找機會來削弱乙國。 乙國的國王在一次決策中出現了失誤,導致國內部分地區出現了一些混亂。公孫謀敏銳地察覺到了這個機會,他開始在甲國國王面前進言,誇大乙國的混亂局面,試圖說服國王趁機發動攻擊。 甲國國王在公孫謀的不斷鼓動下,漸漸心動,開始籌備軍事行動。然而,乙國也並非毫無察覺,他們意識到了甲國的企圖,開始積極準備防禦。 就在這時,公孫謀利用各種手段,在兩國之間製造謠言和矛盾,故意抵瑕蹈隙,讓雙方的關係更加緊張。他派遣間諜潛入乙國,散播一些不利於乙國國王的言論,同時在甲國國內宣揚乙國的種種不是,煽動民衆的情緒。 乙國的一位智者察覺到了公孫謀的陰謀,他極力勸說國王保持冷靜,不要輕易被對方的挑釁所激怒。他指出公孫謀就是想利用他們的急躁情緒,讓他們陷入混亂,從而有機可乘。 乙國國王聽取了智者的建議,沒有貿然行動,而是加強了國內的治理,穩定了局勢。同時,他們也對公孫謀的行爲進行了深入的分析和研究。 最終,甲國因爲準備倉促,加上乙國的沉着應對,他們的軍事行動並沒有取得預期的效果。而公孫謀的抵瑕蹈隙之計也被識破,他在甲國的地位受到了質疑。 這個故事告訴我們,在複雜的國際關係和人際交往中,總有人試圖抵瑕蹈隙,利用他人的弱點和縫隙來達到自己的目的。然而,我們應該保持冷靜和理智,不被這些陰謀所左右,通過加強自身的實力和智慧來應對各種挑戰。同時,我們也要警惕那些心懷叵測的人,不要輕易讓他們找到可乘之機,以免陷入不必要的困境。正如《論語》中所說:“君子坦蕩蕩,小人長慼慼。”我們應該秉持正義和誠信,以坦蕩的胸懷面對世界,而不是像公孫謀那樣耍弄心機。

抵瑕蹈隙-成語圖片

抵瑕蹈隙成语图片

其他成語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