顛顛倒倒
成語拼音
- diān diān dǎo dǎo
顛顛倒倒成語解釋
- ①指神思迷糊錯亂。②指事情不順或言行無條理,不可置信。
典故出處
- 《朱子全書》卷六向時有一截學者貪多務得,要讀《周禮》、諸史、本朝典故,一向盡要理會,得許多沒緊要底工夫,少刻,自己都恁自地顛顛倒倒,沒頓放處。”《二刻拍案驚奇》卷十七彼此夙緣,顛顛倒倒,皆非偶然也。”
成語典故
- 這老頭兒還讀過四書五經,可是教出這些個兒女來——全做些顛顛倒倒的事!★張天翼《兒女們》二
成語造句
- 人生路上,他經歷了太多的波折,思緒也時常變得顛顛倒倒,讓人難以捉摸。
成語故事
- 在很久很久以前,有一個國家名叫奇國。這個國家有一位特別的大臣名叫李明。
李明爲人聰明機智,但有時候想法卻有些與衆不同。在奇國面臨一場重大決策時,李明的表現變得顛顛倒倒。
當時,奇國的邊境受到了鄰國的威脅,國王召集大臣們商議對策。大部分大臣都主張加強軍事防禦,積極備戰以應對可能的入侵。然而,李明卻在朝堂上提出了一個讓人匪夷所思的觀點。他認爲與其花費大量的人力物力去備戰,不如主動向鄰國示好,送上豐厚的禮物,試圖通過和平的方式解決爭端。
國王和其他大臣都對李明的這個想法感到十分驚訝和不解。大家紛紛質疑他的提議,認爲這是一種軟弱的表現,可能會讓鄰國更加肆無忌憚。但李明卻堅持自己的觀點,在朝堂上與其他大臣爭論不休,他的言論和行爲變得顛顛倒倒,讓人摸不着頭腦。
爲了證明自己的觀點,李明引經據典,他提到了歷史上一些通過和平手段解決爭端的例子,試圖說服國王和大臣們。然而,這些例子在當下的情境中似乎並不完全適用。
國王最終還是沒有采納李明的建議,決定按照大多數大臣的意見加強軍事防禦。但李明並沒有放棄,他依然在各種場合宣揚自己的觀點,甚至在一些決策上故意與衆人唱反調,行爲舉止越發顛顛倒倒。
隨着時間的推移,鄰國看到奇國積極備戰,有所忌憚,最終沒有發動入侵。而李明的顛顛倒倒的行爲也成爲了人們茶餘飯後的談資。
多年後,當人們回憶起這段往事時,有人認爲李明或許是過於理想主義,他的顛顛倒倒的表現反映出他對和平的渴望,但卻忽略了現實的複雜性;也有人認爲他只是想要標新立異,顯示自己的與衆不同。但無論如何,這段故事都成爲了奇國曆史上一個獨特的篇章,提醒着人們在面對重大決策時要保持清醒的頭腦,不可過於顛顛倒倒,要綜合考慮各種因素,做出明智的選擇。
顛顛倒倒-成語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