弔民伐罪
成語拼音
- diào mín fá zuì
弔民伐罪成語解釋
- 弔慰問;伐討伐。慰問受苦的人民,討伐有罪的統治者。
典故出處
- 《孟子·滕文公下》誅其罪,吊其民,如時雨降,民大悅。”
成語典故
- 丞相興仁義之兵,弔民伐罪,官渡一戰,破袁紹百萬之衆。★明·羅貫中《三國演義》第三十一回
成語造句
- 當年他率領正義之師出征,爲的是弔民伐罪,拯救處於水深火熱之中的百姓。
成語故事
- 在遙遠的古代,有一個國家長期處於暴君的統治之下。百姓生活困苦不堪,民不聊生,他們在暴政的壓迫下苦苦掙扎。
這位暴君橫徵暴斂,肆意搜刮民脂民膏,用於自己的奢侈享樂。他大興土木,建造豪華的宮殿,卻不顧百姓們流離失所,餓殍遍野。同時,他還施行殘酷的刑罰,稍有不順從他心意的人,便會遭到嚴厲的懲處,甚至失去生命。
在這個國家的邊境之外,有一位英明睿智的君主,他聽聞了這個國家百姓的悲慘遭遇,心中充滿了憐憫和憤慨。他決定挺身而出,拯救這些受苦受難的百姓。他召集了自己的大臣們,商議如何行動。
大臣們紛紛進言,認爲這是一個正義之舉,應該果斷採取行動。於是,這位君主毅然率領着強大的軍隊,向着那個苦難的國家進發。他們一路勢如破竹,所到之處,百姓們紛紛歡呼雀躍,夾道歡迎。
在激烈的戰鬥中,這位君主的軍隊展現出了強大的戰鬥力和堅定的信念。他們奮勇殺敵,毫不畏懼。而暴君的軍隊則因爲失去了民心,士氣低落,節節敗退。
最終,這位君主成功推翻了暴君的統治,解放了這個國家的百姓。他施行仁政,輕徭薄賦,讓百姓們過上了安居樂業的生活。他的這一行動,被人們讚譽爲“弔民伐罪”。正如古代典籍中所記載的那樣,真正的王者應該以拯救百姓爲己任,討伐那些有罪的統治者,給人民帶來和平與幸福。
這位君主的事蹟被廣泛傳頌,成爲了人們心目中的英雄。他的行動也讓人們深刻地認識到,正義終將戰勝邪惡,而“弔民伐罪”的精神也激勵着後世的人們,爲了公平、正義和人民的幸福而不懈努力。歷史的長河不斷流淌,而這個故事則永遠地銘刻在了人們的心中,成爲了一段佳話,提醒着人們要始終堅守正義,關注民生,爲創造一個更加美好的世界而努力奮鬥。
弔民伐罪-成語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