調三斡四
成語拼音
- tiáo sān wò sì
調三斡四成語解釋
- 指挑撥是非。
典故出處
- 元·吳昌齡《張天師》第三折你休那裏便伶牙俐齒,調三斡四,說人好歹,訐人曖昧。”
成語典故
- 他正是節外生枝,調三斡四,只教你大渾家吐不的咽不的這一個心頭刺。★元·無名氏《貨郎旦》第四折
成語造句
- 他在朋友之間總是搬弄是非,這種調三斡四的行爲讓人十分反感。
成語故事
- 在古代的一個小鎮上,有一個名叫王五的人。王五這個人沒什麼正經本事,卻整天熱衷於在鄰里之間搬弄是非,挑撥離間。
一天,小鎮上的張家和李家因爲一些小事產生了一點矛盾。本來這只是一個小小的摩擦,雙方說開了也就沒事了。可王五知道後,覺得自己有了可乘之機。他先跑到張家,添油加醋地說李家如何如何看不起張家,如何如何在背後說張家的壞話。張家的人聽了後,頓時火冒三丈,對李家的不滿瞬間加劇。接着,王五又偷偷摸摸地來到李家,在李家面前把張家描述得十分可惡,說張家正謀劃着怎麼報復李家呢。李家一聽,也是怒不可遏,覺得張家欺人太甚。
就這樣,在王五的調三斡四下,張家和李家的矛盾不斷升級,從最初的小口角變成了大沖突。雙方開始互相攻擊,互相謾罵,原本和睦的鄰里關係變得劍拔弩張。王五卻躲在一旁,看着自己製造的混亂局面,心中暗自得意。
而此時,鎮上來了一位智慧的老者。他聽聞了這件事,很快就察覺到了王五在其中扮演的不光彩角色。老者把大家召集起來,引經據典地說道:“古往今來,多少糾紛都是因爲像王五這樣調三斡四的人而起。他們爲了自己的私利,破壞人與人之間的和諧,實在是可惡至極。大家應該保持清醒的頭腦,不要輕易被這樣的人蠱惑。”大家聽了老者的話,紛紛如夢初醒,意識到自己被王五利用了。
張家和李家的人也冷靜了下來,開始反思自己的行爲。他們發現,其實對方並沒有像王五說的那樣不堪,一切都是王五在中間搗鬼。他們決定不再理會王五,並且主動向對方道歉,化解矛盾。
王五見自己的計謀被識破,遭到了大家的唾棄,也只好灰溜溜地離開了小鎮。從此,小鎮又恢復了往日的平靜與和諧。這個故事告訴我們,在生活中,我們要警惕那些調三斡四的人,不要輕易相信他們的挑撥之言。同時,我們自己也要保持客觀和理性,不要輕易被他人左右情緒,以免陷入不必要的紛爭和矛盾之中。只有這樣,我們才能營造出一個和諧、美好的社會環境。
調三斡四-成語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