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俞吁咈

成語拼音

dōu yú xū fú

都俞吁咈成語解釋

皆爲古漢語嘆詞。籲,不同意;咈,反對;都,讚美;俞,同意。本以表示堯、舜、禹等討論政事時發言的語氣,後用以讚美君臣論政問答,融洽雍睦。

典故出處

《書·堯典》帝曰‘籲!咈哉!’”又《益稷》禹曰‘都,帝,慎乃在位。’帝曰‘俞!’”

成語典故

君有過舉,臣當直言,都俞吁咈,古之所尚。★《續資治通鑑·宋理宗景定五年》

成語造句

在討論重要方案時,大家各抒己見,有贊同的聲音,也有反對的意見,整個過程可謂是都俞吁咈。

成語故事

在古代的朝堂之上,有一段時期,君臣之間的交流和決策顯得尤爲重要。 那時,有一位明智的君主,他非常重視大臣們的意見和建議。每次商議國家大事時,朝堂上總是充滿了各種觀點的碰撞和交流。 有一位老臣,他以直言敢諫而聞名。在一次重要的朝會上,針對一項重大決策,他坦率地表達了自己的看法,指出其中可能存在的問題和風險。其他大臣們也紛紛發表自己的意見,有的贊同,有的提出不同的見解。君主認真地傾聽着每一個人的發言,他的臉上沒有絲毫的不悅,而是充滿了專注和思考。 在這個過程中,大家雖然觀點不同,但都保持着對彼此的尊重和理性。沒有激烈的爭吵,只有真誠的交流和探討。最終,通過充分的討論和權衡,君主做出了一個明智的決策,這個決策兼顧了各方的利益和擔憂。 在這個朝堂之上,大家的言論和交流就如同“都俞吁咈”所描述的那樣,和諧而有序。君主對於大臣們的不同聲音欣然接受,大臣們也敢於直言不諱。這種良好的氛圍使得國家能夠更加穩定地發展,各項政策也更加合理和有效。 正如《尚書·堯典》中所記載:“帝曰:‘籲!咈哉!’”“都!俞!”這裏體現的就是一種君臣之間相互尊重、相互傾聽的良好關係。在歷史的長河中,這樣的時期往往能夠成就國家的繁榮和昌盛。而“都俞吁咈”這個成語,也成爲了後世用來形容君臣之間和衷共濟、坦誠交流的典範。它提醒着人們,在一個集體中,只有充分尊重每個人的意見,進行平等而理性的交流,才能夠做出最明智的決策,實現共同的目標和發展。 在現實生活中,我們也應該借鑑這種精神。無論是在工作中還是在社會生活中,當面臨各種問題和挑戰時,我們要學會傾聽他人的聲音,尊重不同的觀點,通過真誠的溝通和交流,找到最佳的解決方案。只有這樣,我們才能夠共同進步,創造更加美好的未來。

都俞吁咈-成語圖片

都俞吁咈

其他成語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