肚裏蛔蟲
成語拼音
- dù lǐ huí chóng
肚裏蛔蟲成語解釋
- 蛔蟲因寄生在人的腸胃中,故用以比喻對別人的心裏活動知道得十分清楚。
典故出處
- 無
成語典故
- 無
成語造句
- 他總能猜到我的心思,就好像是我肚裏蛔蟲一般,讓人既驚訝又感動。
成語故事
- 在古代,有一個名叫李明的年輕人,他聰明伶俐,心思細膩。
李明生活的村子裏有一位德高望重的老村長,老村長常常需要處理村子裏的各種事務和糾紛。有一次,村子裏發生了一起頗爲棘手的矛盾,兩戶人家因爲田地的邊界問題爭得不可開交,雙方各執一詞,互不相讓。老村長爲此十分頭疼,召集衆人一起商議解決辦法,但大家提出的建議都不太能行得通。
就在老村長苦惱之際,李明站了出來。他仔細分析了情況後,提出了一個巧妙的解決方案,這個方案不僅考慮到了雙方的利益,還兼顧了村子的整體和諧。老村長聽後,眼睛一亮,心中暗自驚歎李明竟能如此精準地理解他的心思,彷彿是他肚裏的蛔蟲一般。
隨着時間的推移,李明又多次在關鍵時刻展現出這種彷彿能洞察他人內心想法的能力。無論是村裏的大小事務,還是鄰里之間的問題,他總能恰到好處地提出合適的建議和辦法。漸漸的,人們都對李明這種神奇的能力感到欽佩不已,都開玩笑地說他是別人肚裏的蛔蟲,能知道別人在想什麼。
有一次,鄰村遭遇了一場突如其來的災難,急需援助。李明毫不猶豫地組織村民們一起行動起來,籌備物資,前往支援。他彷彿早已知道鄰村的困境和需求,一切安排都有條不紊。鄰村的人們對李明和他所在村子的幫助感激涕零。
後來,李明的名聲傳到了縣城裏。縣太爺得知了他的才能,便將他招入縣衙,讓他協助處理各種事務。在縣衙裏,李明依然憑藉着他那如同肚裏蛔蟲般的能力,爲縣太爺出謀劃策,解決了一個又一個難題。他總能在縣太爺還未明確表達想法之前,就提出合適的方案,讓縣太爺對他越發器重。
就這樣,李明憑藉着自己獨特的能力,在仕途上一帆風順,爲百姓們做了許多好事。他的故事也在民間流傳開來,人們都用“肚裏蛔蟲”這個成語來形容那些能夠敏銳地察覺他人心思和需求的人。而李明也成爲了人們心目中的楷模,激勵着更多的人去努力培養自己的洞察力和智慧,以便更好地爲他人服務,爲社會做出貢獻。
肚裏蛔蟲-成語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