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食之談
成語拼音
- ěr shí zhī tán
耳食之談成語解釋
- 耳食以耳喫食,指不加審察,輕信傳聞。指聽來的沒有根據的話。
典故出處
- 《史記·六國年表序》學者牽於所聞,見秦在帝位日淺,不察其始終,因舉而笑之,不敢道,此與以耳食無異。”
成語典故
- 此耳食之談,引經斷獄,當不如是。★清·阮葵生《茶餘客話》卷六
成語造句
- 對於那些沒有經過實踐和深入研究就得出的結論,我們不能輕信,因爲它們往往只是耳食之談。
成語故事
- 在古代,有一個名叫張華的人。他生活在一個繁華的城鎮,平日裏喜歡結交各類朋友,聽聞各種奇聞軼事。
有一次,張華在與一羣朋友聚會時,其中一個人繪聲繪色地講述了一個關於遠方神祕島嶼的故事。據說在那個島嶼上,有一棵參天大樹,其樹幹粗到需要數十人才能合抱,而且樹上結滿了金銀果實,只要輕輕一搖,那些金銀便會紛紛掉落。
張華聽得津津有味,心中對這個神祕島嶼充滿了嚮往和好奇。聚會結束後,他逢人便講述這個神奇的故事,將其描述得猶如仙境一般。然而,他卻從未親自去考證這個故事的真實性。
隨着時間的推移,張華所講述的這個故事越傳越廣,許多人都信以爲真,甚至有人開始計劃着前往尋找這個傳說中的島嶼。但有一位智者聽到這個故事後,卻心生疑慮。他經過一番仔細的調查和思考,發現這個故事存在諸多漏洞。
智者找到張華,耐心地對他說:“張華啊,你所聽聞的這個關於神祕島嶼的故事,不過是耳食之談罷了。沒有經過實際考證,怎能輕易相信並傳播呢?”張華聽後,恍然大悟,意識到自己的輕率。
他開始反思自己的行爲,明白了不能僅憑他人的一面之詞就盲目相信和傳播一些沒有根據的事情。從此之後,張華變得更加謹慎,對於所聽到的事情都會進行深入的思考和驗證,不再輕易被那些耳食之談所誤導。
在歷史的長河中,像張華這樣因爲耳食之談而犯錯的人並不少見。比如在一些朝代,民間常常流傳着各種關於祥瑞、災異的說法,有些統治者不加分辨就信以爲真,甚至因此而做出一些不恰當的決策。正如《論語》中所說:“道聽而塗說,德之棄也。”我們應該保持理性和批判性思維,不盲目相信那些未經證實的言論,以免被虛假的信息所誤導,做出錯誤的判斷和行動。只有這樣,我們才能在紛繁複雜的世界中保持清醒的頭腦,更好地認知和把握真實的世界。
耳食之談-成語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