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黃倒皁
成語拼音
- fān huáng dǎo zào
翻黃倒皁成語解釋
- 猶言顛倒黑白。
典故出處
- 明·康海《鮑老兒·秋日閒情》套曲眉來眼去,脣三口四,泥爛油滑,翻黃倒皁,呼風喚雨,搦霧摶沙。”
成語典故
- 無
成語造句
- 今天遇到的這件事,原本很簡單清晰,卻被某些人說得混亂不堪,翻黃倒皁,讓人摸不着頭腦。
成語故事
- 以下是一個關於“翻黃倒皁”的成語故事:
在古代的一個小鎮上,生活着一個名叫張華的人。張華平日裏能說會道,但爲人卻不太正直,總是喜歡顛倒黑白、混淆是非。
有一次,鎮上來了一位外地商人,帶着一批珍貴的貨物在此停留交易。張華見商人錢財不少,貨物又很值錢,便心生歹意。他找到當地的幾個無賴,密謀着如何從商人那裏謀取好處。
他們先是在商人面前造謠,說商人的貨物來路不正,是通過不正當手段得來的。商人聽聞後十分氣憤,極力爲自己辯解。然而張華等人卻不依不饒,繼續編造各種謊言,讓人們對商人產生了懷疑。
接着,張華又跑到官府,向官府告發商人,添油加醋地描述商人的“罪行”。官府在沒有經過詳細調查的情況下,聽信了張華的一面之詞,準備對商人進行懲處。
此時,鎮上一些正直的人察覺到事情的不對勁,他們站出來爲商人說話,指出張華等人是在故意陷害。但張華卻反咬一口,說這些人爲商人開脫是別有企圖。
在這混亂的局面中,張華不斷地“翻黃倒皁”,把原本清楚的事實攪得一團糟。經過一番波折,最終官府還是進行了深入調查,發現了張華等人的陰謀詭計。
張華和那幾個無賴受到了應有的懲罰,而商人也洗清了冤屈。這件事讓人們看清了張華的真面目,也讓大家明白了不能像張華這樣顛倒黑白、胡作非爲,否則必將自食惡果。
從那以後,“翻黃倒皁”這個成語就流傳了下來,用來形容那些故意歪曲事實、混淆是非的人或行爲,提醒人們要保持正直和公正,不要被虛假的表象所迷惑。
(需要注意的是,“翻黃倒皁”這個成語可能不太常用,在實際使用中可能需要根據具體語境進行適當解釋和說明。)
翻黃倒皁-成語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