燔書坑儒
成語拼音
- fán shū kēng rú
燔書坑儒成語解釋
- 焚燬典籍,坑殺書生。同焚書坑儒”。
典故出處
- 無
成語典故
- 無
成語造句
- 在古代,某些統治者爲了鞏固自身的統治,採取了極端的手段,比如像秦始皇那樣燔書坑儒,給文化傳承帶來了巨大的災難。
成語故事
- 在遙遠的秦朝,秦始皇嬴政統一六國,建立了中國歷史上第一個大一統的王朝。
秦始皇爲了鞏固自己的統治,採取了一系列嚴厲的措施。當時,有一些儒生和方士經常對朝政發表各種言論。其中一部分人主張恢復周朝的分封制,認爲這樣才符合古代的傳統。秦始皇對此感到十分不滿,他認爲這些人的思想和言論會動搖他的統治根基。
秦始皇的丞相李斯看出了他的擔憂,便向秦始皇進言,說儒生們以古非今,蠱惑人心,應該對他們加以嚴厲的管制。秦始皇聽了李斯的建議,決定採取強硬的手段來解決這個問題。
於是,秦始皇下令焚燒了大量的書籍,除了秦國的史書以及一些實用的書籍如醫藥、占卜、農業等方面的書籍外,其他的書籍,尤其是儒家的經典著作,都被付之一炬。許多珍貴的文獻從此失傳,這給中國文化的傳承帶來了巨大的損失。
不僅如此,秦始皇還將一些儒生和方士抓起來,活埋了他們。這些儒生和方士中,有的可能只是發表了一些不同的觀點,但在秦始皇的盛怒之下,他們都成爲了犧牲品。
這一事件在歷史上被稱爲“燔書坑儒”。它對中國的歷史和文化產生了深遠的影響。一方面,它使得許多寶貴的文化遺產遭到破壞,阻礙了文化的發展和傳承;另一方面,它也讓人們對秦朝的統治產生了恐懼和反感,加速了秦朝的滅亡。
從歷史的角度來看,秦始皇的“燔書坑儒”雖然有其政治上的考慮,但這種極端的做法是不可取的。文化的多樣性和思想的自由交流是社會進步的重要動力,而秦始皇的行爲卻嚴重地壓制了這種動力。
然而,我們也不能僅僅從負面的角度來看待這一事件。它也讓我們認識到,在任何時代,統治者都應該尊重知識和文化,不能輕易地採取極端的手段來打壓不同的聲音。同時,我們也應該珍惜現在所擁有的文化自由和學術環境,努力推動文化的繁榮和發展。
在漫長的歷史長河中,“燔書坑儒”成爲了一個深刻的教訓,提醒着後人要以史爲鑑,避免重蹈覆轍。儘管秦朝已經遠去,但這個故事依然值得我們深思和銘記。
燔書坑儒-成語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