吠影吠聲
成語拼音
- fèi yǐng fèi shēng
吠影吠聲成語解釋
- 比喻跟在別人後面盲目附和。
典故出處
- 漢·王符《潛夫論·賢難》諺雲‘一犬吠形,百犬吠聲’。”
成語典故
- 叭兒們何嘗知道什麼是民族主義,又何嘗想到民族,只要一吠有骨頭喫,便吠影吠聲了。★《魯迅書信集·致楊霽雲》
成語造句
- 他沒有自己的主見,對於別人的觀點,總是盲目跟從,簡直就是吠影吠聲。
成語故事
- 在古代,有一個小村莊,村子裏的人們過着簡單而平靜的生活。
村子裏有一個年輕人叫李四,他是一個非常容易受到他人影響的人。有一天,村裏來了一個外地人,他講述了一些關於遠方奇異事件的故事。其中有一個故事是關於一種神祕的野獸,據說這種野獸會在夜晚發出奇怪的叫聲,並且只要有人看到它的影子,就會被它迷惑。李四聽了這個故事後,心中充滿了好奇和恐懼。
過了一段時間,有一天晚上,李四獨自走在回家的路上。突然,他看到路邊的樹上有一個黑影晃動,他立刻想起了那個關於神祕野獸的故事,心中一陣恐慌。他沒有仔細去看那個黑影到底是什麼,就開始大聲呼喊:“有野獸!有野獸!”其他村民聽到他的呼喊聲,也紛紛跑出來,跟着他一起驚慌失措地喊叫。
然而,當他們仔細查看後,才發現那個黑影只是一隻普通的鳥停在樹上。大家這才意識到他們只是因爲李四的呼喊而盲目地跟着驚慌,根本沒有任何實際的危險。
從那以後,李四就因爲這件事被大家嘲笑,說他是“吠影吠聲”,只知道跟着別人的影子和聲音胡亂叫嚷,而不經過自己的思考和判斷。
這件事情讓李四深刻地認識到了自己的問題,他開始反思自己的行爲。他明白了不能輕易地被他人的言語或行爲所影響,要有自己的主見和判斷力。
在歷史上,也有類似的例子。比如,在一些政治動盪的時期,有些人會盲目地跟風,跟隨一些沒有根據的謠言和煽動,而不深入瞭解事實真相。這樣的行爲往往會導致社會的混亂和不穩定。
我們應該從這個成語故事中吸取教訓,在面對各種信息和情況時,要保持冷靜和理性,不要輕易地“吠影吠聲”。要通過自己的觀察、思考和分析,去判斷事情的真實性和合理性,做出正確的決策和行動。只有這樣,我們才能避免被虛假的信息所誤導,成爲一個有獨立思考能力和判斷力的人。
吠影吠聲-成語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