斧钺之诛

成语拼音

fǔ yuè zhī zhū

斧钺之诛成语解释

钺古代兵器,像大斧;诛杀戮,杀死。用斧、钺杀人的刑罚。泛指死刑。

典故出处

《庄子·至乐》庄子之楚,见空髑髅髐然有形,撽以马捶,因而问之曰‘夫子贪生失理而为此乎?将子有亡国之事、斧钺之诛而此乎?’”

成语典故

成语造句

即使他犯下了严重的过错,我们也应依法处置,而非随意施加斧钺之诛。

成语故事

在古代的一个王朝,国家正面临着内忧外患。国王年老体弱,无力掌控局势,而朝中的权臣们则各自心怀鬼胎,争权夺利。 在这群权臣之中,有一位名为赵括的人。他野心勃勃,妄图掌控整个国家。为了达到自己的目的,他不择手段地排挤其他大臣,甚至不惜诬陷忠良。 有一位忠诚的将军名为李毅,他为人正直,一心为国。他看出了赵括的阴谋,多次向国王进谏,希望国王能够警惕赵括的行为。然而,赵括早已买通了国王身边的人,使得国王对李毅的话充耳不闻。 随着时间的推移,赵括的势力越来越大,他开始公然违背国王的旨意,擅自调动军队。李毅见状,心急如焚,他深知如果任由赵括这样下去,国家必将陷入大乱。 于是,李毅决定挺身而出,他收集了赵括的种种罪行,准备在朝堂之上揭露他。然而,赵括提前得知了李毅的计划,他在朝堂之上反咬一口,污蔑李毅谋反。 国王在赵括的蛊惑下,竟然相信了他的话,下令将李毅逮捕。李毅据理力争,但国王已经被赵括蒙蔽,根本听不进去。最终,李毅被判处了斧钺之诛。 李毅的遭遇引起了百姓们的同情和愤怒,他们纷纷指责国王的昏庸和赵括的狠毒。然而,赵括却不以为意,他继续为所欲为,将国家推向了深渊。 但正义终究会到来。不久之后,国王病重,在临终前,他终于意识到了自己的错误,后悔不已。他下令将赵括逮捕,并为李毅平反。然而,一切都已经太晚了,国家已经遭受了巨大的损失。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在权力和欲望的面前,人们很容易迷失自己,做出错误的判断和行为。而那些坚守正义和良知的人,往往会遭受不公正的待遇。但历史会证明一切,正义终将战胜邪恶,即使需要付出沉重的代价。就如同李毅,虽然遭受了斧钺之诛,但他的忠诚和正义最终还是被人们所铭记。我们应当以史为鉴,保持清醒的头脑和坚定的信念,不被权力和欲望所左右,为了真理和正义而努力奋斗。

斧钺之诛-成语图片

斧钺之诛成语图片

其他成语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