负罪引慝

成语拼音

fù zuì yǐn tè

负罪引慝成语解释

指引咎自责。

典故出处

《书·大禹谟》[舜]负罪引慝,祇载见瞽螋。”蔡沈集传负罪,自负其罪,不敢以为父母之罪;引慝,自引其慝,不敢以为父母之慝也。”

成语典故

负罪引慝,思古无詉,际人伦之穷者,何厚于自责也?★清·沈德潜《说诗晬语》卷下

成语造句

他在犯错之后,没有试图逃避责任,而是能够直面自己的错误,负罪引慝,向大家诚恳地道歉并主动承担后果。

成语故事

在古代的一个国度里,有一位名叫李阳的大臣。他本是一位忠诚且有才能的臣子,深受国王的信任。 然而,有一次在处理一件重要政务时,李阳因为一时疏忽犯下了一个严重的错误,这个错误险些给国家带来了巨大的灾难。当他意识到自己的过错后,心中充满了懊悔和自责。 李阳没有选择逃避或者隐瞒自己的罪行,而是决定负罪引慝,主动向国王坦白一切。他来到国王面前,跪地不起,详细地陈述了自己的失误以及可能导致的后果。国王听后,大为震惊和愤怒,但同时也对李阳敢于直面错误的勇气和诚实感到钦佩。 在历史上,也曾有类似的例子。比如春秋时期的晋灵公,他行事荒唐,曾重敛财物来装饰宫墙,从高台上用弹弓弹人,观看人们躲避弹丸以取乐。大臣赵盾多次劝谏,晋灵公不仅不听,反而派人刺杀赵盾。然而赵盾的弟弟赵穿最终杀死了晋灵公,赵盾复位。董狐在记载这件事时,直书“赵盾弑其君”,赵盾虽然辩解自己并未亲手杀死晋灵公,但董狐认为他没有尽到匡正君主的责任,赵盾也最终接受了这种评价。这正体现了面对错误和责任应有的态度。 回到李阳的故事,国王经过深思熟虑后,决定给李阳一个将功赎罪的机会。李阳感激涕零,从此更加勤奋努力地工作,他用加倍的努力和智慧去弥补自己曾经犯下的过错。在他的不懈努力下,不仅成功挽回了之前失误造成的损失,还为国家做出了更多更大的贡献。 李阳的行为成为了众人学习的榜样,他让大家明白,犯错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不敢面对错误和承担责任。只有像李阳那样,敢于负罪引慝,才能真正获得成长和进步,也才能赢得他人的尊重和信任。 这个故事流传开来,成为了这个国度教育人们要勇于面对错误、承担责任的典范。它提醒着人们,在生活中无论遇到什么困难和错误,都要保持诚实和勇敢,以积极的态度去面对和解决,这样才能走向更加美好的未来。而李阳的名字,也因为他的这种高尚品质,被人们铭记在了心中。

负罪引慝-成语图片

负罪引慝

其他成语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