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庸风雅

成语拼音

fù yōng fēng yǎ

附庸风雅成语解释

附庸依傍,追随;风雅泛指诗歌。指缺乏文化修养的人为了装点门面而结交文人,参加有关文化活动。

典故出处

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四十二回喜欢便宜,暗中上当,附庸风雅,忙里偷闲。”

成语典故

却偏要附庸风雅,在扬州盖造了不少的花园,因此种花之风,遍及扬州。★清·吴趼人《情变》第八回

成语造句

他平时对文学艺术毫无兴趣,最近却突然开始收集名人字画,不过是附庸风雅罢了。

成语故事

在很久很久以前,有一个叫李三的人。李三出生在一个普通的家庭,但他却一直渴望能够进入上流社会,过上那种被人尊重和羡慕的生活。 为了实现这个目标,李三开始刻意地模仿那些贵族的行为举止。他看到贵族们喜欢吟诗作画、欣赏高雅的艺术,于是他也装作很懂的样子去参与这些活动。他会去参加一些文人的聚会,尽管他对诗词的理解十分肤浅,但他总是在旁边附庸风雅地发表一些所谓的“高见”。 有一次,城里举办了一场盛大的诗会,邀请了许多有名的文人墨客。李三得知后,也迫不及待地去参加了。在诗会上,大家纷纷展示自己的才华,吟诵着优美的诗句。李三在一旁听得云里雾里,但为了显示自己的与众不同,他也硬着头皮发表了几句点评。然而,他的点评漏洞百出,引得众人暗暗发笑。 但李三却丝毫没有察觉到大家的异样,依旧我行我素。他开始收集各种珍贵的书画,尽管他根本不懂得欣赏它们的价值和艺术魅力。他还学着贵族的样子在家里举办小型的聚会,邀请一些同样渴望附庸风雅的人来参加。在这些聚会上,李三总是摆出一副高高在上的样子,以为自己已经成为了上流社会的一员。 然而,真正的贵族和文人墨客们都看穿了李三的本质。他们知道李三只是在装模作样,试图通过这种方式来提升自己的地位。但他们并没有当面揭穿李三,只是在背后暗暗摇头。 时间一长,李三的这种行为在城里传为了笑柄。人们开始用“附庸风雅”这个成语来形容那些像李三一样,不懂装懂、刻意追求高雅却没有真正内涵的人。而李三最终也没有实现他进入上流社会的梦想,反而成为了人们茶余饭后的笑料。 正如《汉书·艺文志》中所说:“仲尼有言:‘礼失而求诸野。’方今去圣久远,道术缺废,无所更索,彼九家者,不犹愈于野乎?若能修六艺之术,而观此九家之言,舍短取长,则可以通万方之略矣。”真正的风雅应该是建立在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内涵之上的,而不是仅仅通过表面的模仿和伪装。李三的故事告诉我们,我们应该追求真正的知识和修养,而不是仅仅为了满足虚荣心而附庸风雅。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真正成为一个有内涵、有品味的人。

附庸风雅-成语图片

附庸风雅成语图片

其他成语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