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居深拱
成语拼音
- gāo jū shēn gǒng
高居深拱成语解释
- 指高居帝位,垂拱而治。
典故出处
- 《新唐书·张玄素传》若上贤右能,使百司善职,则高居深拱,畴敢犯之?”
成语典故
- 官乱于上,民贫于下,风俗日以薄,才力日以困穷,而陛下高居深拱,未尝有询考讲求之意。★宋·王安石《上时政疏》
成语造句
- 在那遥远的古代,有些帝王在宫中高居深拱,对民间疾苦知之甚少。
成语故事
- 在古代的一个王朝,曾有一位帝王。这位帝王继位之初,心怀壮志,渴望成就一番伟大的事业。
起初,他积极处理朝政,广纳贤才,国家也呈现出一片繁荣之象。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帝王逐渐沉迷于享乐之中。他开始疏于朝政,将大部分的事务都交给了身边的佞臣。自己则整日在华丽的宫殿中,过着奢靡的生活。
宫廷中的大臣们看到帝王的变化,纷纷劝谏,但帝王却不以为然。他觉得自己已经拥有了足够的权力和财富,无需再费心费力地去治理国家。于是,他选择了“高居深拱”,深居宫中,不理政事。
由于帝王的不作为,国家开始出现各种问题。地方上的官员贪污腐败,百姓生活困苦,盗贼四起。边境的敌军也察觉到了这个国家的虚弱,开始频繁地侵扰。
然而,帝王依旧沉浸在自己的安逸世界里,对外面的危机浑然不觉。直到有一天,敌军长驱直入,直逼都城。百姓们流离失所,怨声载道。此时的帝王才如梦初醒,但为时已晚。
历史上,类似这样因为统治者高居深拱而导致国家衰败的例子并不少见。比如,某些朝代后期的帝王,过度追求享乐,荒废朝政,最终使得国家走向灭亡。正如《孟子》中所说:“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一个国家的统治者如果不能保持警醒,不能积极治理国家,那么必然会带来严重的后果。
这个故事深刻地警示着后人,身居高位者要有责任感和使命感,不能因为一时的安逸而放弃对国家和人民的责任。只有时刻保持勤勉和警惕,才能确保国家的长治久安,避免重蹈那位帝王的覆辙。
高居深拱-成语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