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居深拱

成語拼音

gāo jū shēn gǒng

高居深拱成語解釋

指高居帝位,垂拱而治。

典故出處

《新唐書·張玄素傳》若上賢右能,使百司善職,則高居深拱,疇敢犯之?”

成語典故

官亂於上,民貧於下,風俗日以薄,才力日以困窮,而陛下高居深拱,未嘗有詢考講求之意。★宋·王安石《上時政疏》

成語造句

在那遙遠的古代,有些帝王在宮中高居深拱,對民間疾苦知之甚少。

成語故事

在古代的一個王朝,曾有一位帝王。這位帝王繼位之初,心懷壯志,渴望成就一番偉大的事業。 起初,他積極處理朝政,廣納賢才,國家也呈現出一片繁榮之象。然而,隨着時間的推移,帝王逐漸沉迷於享樂之中。他開始疏於朝政,將大部分的事務都交給了身邊的佞臣。自己則整日在華麗的宮殿中,過着奢靡的生活。 宮廷中的大臣們看到帝王的變化,紛紛勸諫,但帝王卻不以爲然。他覺得自己已經擁有了足夠的權力和財富,無需再費心費力地去治理國家。於是,他選擇了“高居深拱”,深居宮中,不理政事。 由於帝王的不作爲,國家開始出現各種問題。地方上的官員貪污腐敗,百姓生活困苦,盜賊四起。邊境的敵軍也察覺到了這個國家的虛弱,開始頻繁地侵擾。 然而,帝王依舊沉浸在自己的安逸世界裏,對外面的危機渾然不覺。直到有一天,敵軍長驅直入,直逼都城。百姓們流離失所,怨聲載道。此時的帝王才如夢初醒,但爲時已晚。 歷史上,類似這樣因爲統治者高居深拱而導致國家衰敗的例子並不少見。比如,某些朝代後期的帝王,過度追求享樂,荒廢朝政,最終使得國家走向滅亡。正如《孟子》中所說:“生於憂患,死於安樂。”一個國家的統治者如果不能保持警醒,不能積極治理國家,那麼必然會帶來嚴重的後果。 這個故事深刻地警示着後人,身居高位者要有責任感和使命感,不能因爲一時的安逸而放棄對國家和人民的責任。只有時刻保持勤勉和警惕,才能確保國家的長治久安,避免重蹈那位帝王的覆轍。

高居深拱-成語圖片

高居深拱成语图片

其他成語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