瓜田之嫌

成语拼音

guā tián zhī xián

瓜田之嫌成语解释

犹瓜田李下。比喻容易引起嫌疑的场合。

典故出处

明·李贽《与耿克念书》我欲来已决,然反而思之,未免有瓜田之嫌。”参见瓜田不纳履,李下不整冠”。

成语典故

成语造句

他刻意避开那片瓜地,就怕引起瓜田之嫌。

成语故事

在很久以前,有一个名叫李三的年轻人。他勤劳善良,家中有一片瓜田,种出的瓜香甜可口。 一年夏天,瓜田的收成特别好,李三每天都在瓜田里辛勤劳作。有一天,烈日炎炎,李三正弯着腰在瓜田里忙碌着。这时,同村的一个叫王五的人路过瓜田。王五平时名声不太好,有些小偷小摸的行为。 王五看到李三在瓜田里,便停下来和他闲聊了几句。李三热情地回应着,但心里还是惦记着瓜田里的活计。王五在瓜田边站了一会儿,就离开了。 然而,过了几天,村里突然传出谣言,说李三的瓜被人偷了很多。一些人开始怀疑是王五干的,毕竟他有那样的前科。但也有人觉得只是因为王五路过瓜田,就怀疑他,有些不太公平,这可能只是瓜田之嫌。 李三听到这些传言后,心里很不是滋味。他知道自己的瓜并没有被偷,只是不知道为什么会有这样的谣言传出。他开始思考,是不是因为王五那天在瓜田边停留,才引起了大家的误会。 为了澄清事实,李三决定去找王五谈谈。他找到王五,王五一脸无辜地表示自己绝对没有偷瓜。李三相信了他,并决定和他一起找出造谣的人。 经过一番调查,他们发现原来是村里的一个嫉妒李三瓜田收成好的人故意散播的谣言,就是为了抹黑李三。真相大白后,村里的人们都意识到不能仅凭一点蛛丝马迹就轻易怀疑别人,否则很容易造成不必要的误会和麻烦。 就如同历史上的“曾参杀人”的故事。曾参是孔子的弟子,以品德高尚著称。有一次,一个与曾参同名的人杀了人,有人就跑去告诉曾参的母亲说“曾参杀人了”,曾母一开始并不相信,依旧安然地织布。但当第三个、第四个人都跑来告诉她同样的话时,曾母也开始动摇了,吓得扔下手中的梭子,翻墙逃走了。这说明哪怕是品德高尚之人,也可能会因为无端的传言而被怀疑。 李三的这次经历也让他明白了瓜田之嫌的道理,在以后的生活中,他更加注重与人交往的分寸和言行举止,避免给人留下误会的机会。而村里的人们也从此事中吸取了教训,不再轻易相信没有根据的传言,学会了更加理性地看待事情和判断他人。瓜田边的这次小小风波,就这样成为了大家成长和反思的一个契机。

瓜田之嫌-成语图片

瓜田之嫌成语图片

其他成语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