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衅伺隙

成语拼音

guān xìn sì xì

观衅伺隙成语解释

衅、隙破绽、漏洞。探察对方的破绽、漏洞,以待时机。

典故出处

《三国志·吴书·陆逊传》且阻兵无众,古之明鉴,诚宜暂息进取小规,以蓄士民之力,观衅伺隙,庶无悔吝。”

成语典故

成语造句

两国之间的局势紧张,各方势力都在蠢蠢欲动,试图观衅伺隙,谋取利益。

成语故事

春秋时期,诸侯纷争不断,局势变幻莫测。在众多诸侯国中,郑国和宋国一直存在着矛盾和摩擦。 郑国的国君郑庄公是一位有雄才大略的君主,他一直关注着周边各国的动态,试图寻找机会扩大郑国的势力范围。而宋国这边,也有着自己的盘算。 有一次,郑国国内发生了一些动荡,郑庄公忙于处理内部事务,暂时无暇顾及对外的行动。宋国的国君和大臣们察觉到了这个情况,认为这是一个可乘之机。他们开始暗中观察郑国的局势,等待着合适的时机发动攻击,想要趁郑国虚弱之时占得便宜。 宋国的大臣华元积极主张对郑采取行动,他不断地向国君进言,分析此时郑国的破绽和弱点。终于,宋国国君决定出兵郑国。 郑国这边虽然面临一些内部问题,但郑庄公也绝非等闲之辈。他很快就察觉到了宋国的企图,意识到这是宋国在观衅伺隙。郑庄公迅速做出应对,一方面稳定国内局势,另一方面积极筹备防御和反击。 当宋国的军队气势汹汹地来袭时,郑国早已严阵以待。郑庄公亲自指挥作战,凭借着出色的军事才能和战略布局,成功地抵御了宋国的进攻。不仅如此,郑国还抓住机会进行反击,给宋国军队造成了重大的损失。 经此一战,宋国偷鸡不成蚀把米,不仅没有达到预期的目的,反而让自己陷入了困境。而郑国则凭借着郑庄公的智慧和果敢,成功地化解了危机,进一步巩固了自己在诸侯国中的地位。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在面对复杂的局势和竞争对手时,我们要时刻保持警惕,善于观察对方的破绽和弱点,但同时也要做好自身的防御和准备,以免被对方抓住可乘之机。就像郑国和宋国之间的这场较量,观衅伺隙的一方未必就能得逞,反而可能会因为过于急切而陷入被动。历史上这样的例子屡见不鲜,只有保持清醒的头脑和敏锐的洞察力,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观衅伺隙-成语图片

观衅伺隙成语图片

其他成语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