狐鸣鱼书
成语拼音
- hú míng yú shū
狐鸣鱼书成语解释
- 指起事者动员群众的措施。
典故出处
- 《史记·陈涉世家》:“乃丹书帛曰‘陈胜王’,置人所罾鱼腹中。卒买鱼烹食,得鱼腹中书,固以怪之矣。又閒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夜篝火,狐鸣呼曰‘大楚兴,陈胜王’。”
成语典故
- 秦朝末年,陈胜、吴广被抓去当兵,因大雨耽误了行程,只好起来造反。造反前陈胜请算命先生算了一卦,在白绸子写“陈胜王”塞入鱼腹,半夜在古庙用竹笼罩上篝火,学狐狸叫“陈胜王”,为起义造势,第二天就起义,建立张楚政权。
成语造句
- 在那动荡的年代,各种谣言四起,真可谓狐鸣鱼书,弄得人心惶惶。
成语故事
- 在秦朝末年,社会动荡不安,百姓生活困苦不堪。在大泽乡这个地方,有一群被征发去戍边的贫苦百姓。
其中有两个领头的人,一个叫陈胜,一个叫吴广。他们深知此次戍边任务艰险,再加上当时的苛政让人们几乎看不到希望。在一个夜晚,陈胜和吴广悄悄商议着如何应对未来的困境。
吴广灵机一动,想到了一个办法。他偷偷地用朱砂在一块白绸上写下“陈胜王”三个字,然后将它塞进了一条鱼的肚子里。第二天,负责做饭的士兵在杀鱼时,发现了鱼肚子里的白绸,上面的“陈胜王”三个字让众人十分惊讶。
与此同时,陈胜又安排人在附近的树林里学狐狸叫,并且大声喊着:“大楚兴,陈胜王”。夜晚听到这奇怪声音的人们都感到十分惶恐和疑惑。
就这样,通过鱼腹中的神秘字样和狐狸般的叫声,陈胜在众人心中逐渐树立起了一种特殊的威望。大家开始相信陈胜或许有着与众不同的命运和使命。
不久之后,陈胜和吴广带领着这些戍边的百姓毅然发动了起义。他们以反抗秦朝的暴政为口号,得到了越来越多百姓的响应和支持。
这便是“狐鸣鱼书”这个成语的由来。它生动地展现了在特定历史背景下,人们为了达到某种目的而采用的巧妙手段和策略。正如《史记》中所记载的这段历史,陈胜吴广的起义虽然最终未能推翻秦朝,但却点燃了反抗暴政的火种,为后来的起义军开辟了道路。
在历史的长河中,“狐鸣鱼书”成为了一个象征着智慧与谋略的符号。它提醒着人们,在困境中可以运用巧妙的方法来唤起人们的共鸣和支持,为实现目标而努力奋斗。即使面对强大的敌人和艰难的环境,只要有智慧和勇气,就能够找到突破困境的途径。而陈胜吴广的故事,也成为了后世人们传颂的经典,激励着无数人在面对困难和挑战时勇往直前,不屈不挠。
狐鸣鱼书-成语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