狐鳴魚書

成語拼音

hú míng yú shū

狐鳴魚書成語解釋

指起事者動員羣衆的措施。

典故出處

《史記·陳涉世家》:“乃丹書帛曰‘陳勝王’,置人所罾魚腹中。卒買魚烹食,得魚腹中書,固以怪之矣。又閒令吳廣之次所旁叢祠中,夜篝火,狐鳴呼曰‘大楚興,陳勝王’。”

成語典故

秦朝末年,陳勝、吳廣被抓去當兵,因大雨耽誤了行程,只好起來造反。造反前陳勝請算命先生算了一卦,在白綢子寫“陳勝王”塞入魚腹,半夜在古廟用竹籠罩上篝火,學狐狸叫“陳勝王”,爲起義造勢,第二天就起義,建立張楚政權。

成語造句

在那動盪的年代,各種謠言四起,真可謂狐鳴魚書,弄得人心惶惶。

成語故事

在秦朝末年,社會動盪不安,百姓生活困苦不堪。在大澤鄉這個地方,有一羣被徵發去戍邊的貧苦百姓。 其中有兩個領頭的人,一個叫陳勝,一個叫吳廣。他們深知此次戍邊任務艱險,再加上當時的苛政讓人們幾乎看不到希望。在一個夜晚,陳勝和吳廣悄悄商議着如何應對未來的困境。 吳廣靈機一動,想到了一個辦法。他偷偷地用硃砂在一塊白綢上寫下“陳勝王”三個字,然後將它塞進了一條魚的肚子裏。第二天,負責做飯的士兵在殺魚時,發現了魚肚子裏的白綢,上面的“陳勝王”三個字讓衆人十分驚訝。 與此同時,陳勝又安排人在附近的樹林裏學狐狸叫,並且大聲喊着:“大楚興,陳勝王”。夜晚聽到這奇怪聲音的人們都感到十分惶恐和疑惑。 就這樣,通過魚腹中的神祕字樣和狐狸般的叫聲,陳勝在衆人心中逐漸樹立起了一種特殊的威望。大家開始相信陳勝或許有着與衆不同的命運和使命。 不久之後,陳勝和吳廣帶領着這些戍邊的百姓毅然發動了起義。他們以反抗秦朝的暴政爲口號,得到了越來越多百姓的響應和支持。 這便是“狐鳴魚書”這個成語的由來。它生動地展現了在特定歷史背景下,人們爲了達到某種目的而採用的巧妙手段和策略。正如《史記》中所記載的這段歷史,陳勝吳廣的起義雖然最終未能推翻秦朝,但卻點燃了反抗暴政的火種,爲後來的起義軍開闢了道路。 在歷史的長河中,“狐鳴魚書”成爲了一個象徵着智慧與謀略的符號。它提醒着人們,在困境中可以運用巧妙的方法來喚起人們的共鳴和支持,爲實現目標而努力奮鬥。即使面對強大的敵人和艱難的環境,只要有智慧和勇氣,就能夠找到突破困境的途徑。而陳勝吳廣的故事,也成爲了後世人們傳頌的經典,激勵着無數人在面對困難和挑戰時勇往直前,不屈不撓。

狐鳴魚書-成語圖片

狐鳴魚書成语图片

其他成語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