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垢藏疾

成语拼音

hán gǒu cáng jí

含垢藏疾成语解释

本谓应有包容的气量,后转用以指包容坏人坏事。

典故出处

《左传·宣公十五年》谚曰‘高下在心,川泽纳污,山薮藏疾,瑾瑜匿瑕。’国君含垢,天之道也。”

成语典故

自擅江表,含垢藏疾。★《三国志·魏公孙渊传》

成语造句

他为人处世,总是能宽容他人的过错,即便面对那些心怀恶意之人,也尽量以和为贵,这种胸怀仿若含垢藏疾一般。

成语故事

在春秋时期,有一个国家名为卫国。卫国曾有一位君主,他的名字叫卫灵公。 卫灵公在治理国家方面虽有一定的才能,但他也有着许多缺点和不足。他有时会听信谗言,做出一些不太明智的决策。 在卫灵公的朝堂之上,有一位大臣名为蘧伯玉。蘧伯玉为人正直,一心为国为民,他常常直言进谏,指出卫灵公的错误和不足之处。然而,卫灵公却并不总是能虚心接受蘧伯玉的建议,有时甚至会对他心生不满。 尽管如此,蘧伯玉始终没有放弃自己的职责和信念。他深知卫灵公虽然有诸多毛病,但他毕竟是一国之主,对国家的稳定和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于是,蘧伯玉选择了“含垢藏疾”,他默默忍受着卫灵公的不理解和偶尔的刁难,继续尽心尽力地为国家效力。 他包容着卫灵公的缺点,就如同大地承载万物一般,毫无怨言。同时,他也将国家可能面临的隐患和问题默默地记在心中,努力寻找着解决的办法。 在蘧伯玉的坚持和努力下,卫国在一定时期内保持了相对的稳定和繁荣。他的这种“含垢藏疾”的精神也被后世所传颂,成为了人们学习的榜样。 历史的长河滚滚向前,蘧伯玉的事迹被记载在了诸多典籍之中。他的行为体现了一种高尚的品德和宽广的胸怀,让人们明白,在面对他人的不足和过错时,我们要有包容之心,不能轻易放弃对美好未来的追求。同时,也要像蘧伯玉一样,即使身处困境,依然能够坚守自己的信念和责任,为国家和人民默默地奉献。“含垢藏疾”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成语,更是一种处世哲学和人生智慧的体现,它提醒着我们要以宽容和坚韧的态度去面对生活中的种种挑战和困难。

含垢藏疾-成语图片

含垢藏疾

其他成语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