祸起萧墙

成语拼音

huò qǐ xiāo qiáng

祸起萧墙成语解释

萧墙:古代宫室内当门的小墙。指祸乱发生在家里。比喻内部发生祸乱。

典故出处

《论语·季氏》:“吾恐季孙之忧,不在颛臾,而在萧墙之内也。”

成语典故

春秋时期,鲁国大夫季康子为巩固自己的统治权力,想攻打附近的颛臾国。季康子的谋臣冉有和子路都是孔子的学生,他们问孔子该如何处理。孔子说:“治理一国不能使百姓安居乐业,国内处于分崩离析的状态,恐怕要祸起萧墙了。”。

成语造句

他一直觉得公司内部风平浪静,没想到一场权力斗争已然祸起萧墙,严重影响了公司的发展。

成语故事

春秋时期,鲁国的政权被季孙氏、孟孙氏和叔孙氏三家大夫掌控,他们的势力越来越大,逐渐威胁到了鲁国国君的地位。 鲁定公时期,季孙氏的家臣阳虎掌握了季孙氏的大权,他野心勃勃,妄图控制整个鲁国。阳虎不仅欺凌弱小的贵族,还公然违背鲁国的礼法。 当时,孔子在鲁国讲学,他目睹了鲁国的混乱局面,深感忧虑。他认为鲁国的内乱根源在于权力的失衡和人心的不古。 鲁定公对季孙氏等三家大夫的专横跋扈也十分不满,他想要削弱他们的权力,恢复国君的权威。然而,三家大夫相互勾结,势力盘根错节,鲁定公一时也难以有所作为。 在这种紧张的局势下,鲁国内部的矛盾日益激化。季孙氏担心鲁定公对他们采取行动,于是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一起,准备对抗可能到来的威胁。 终于,祸乱爆发了。阳虎为了实现自己的野心,竟然策划了一场叛乱。他企图推翻鲁定公,自己取而代之。这场叛乱使得鲁国陷入了巨大的动荡之中,百姓生活受到严重影响。 孔子意识到,鲁国的祸乱并非仅仅是阳虎一人之过,而是长期以来权力斗争和道德沦丧的结果。他感叹道:“吾恐季孙之忧,不在颛臾,而在萧墙之内也。”意思是说,季孙氏真正应该担心的不是外部的敌人,而是来自内部的危机,就像祸乱往往是从自家的萧墙之内开始的。 这场祸起萧墙的内乱,让鲁国元气大伤。尽管后来叛乱被平息,但鲁国的国力已经大不如前。而孔子的这句名言,也成为了后世形容内部祸乱的经典之语。它提醒人们,一个国家、一个组织甚至一个家庭,都要时刻警惕内部的矛盾和危机,避免因为内部的不和而引发祸乱,只有团结一心,才能保持稳定和发展。同时,也让人们明白,不能只关注外部的威胁,而忽视了自身内部可能存在的问题,否则就可能在不知不觉中陷入困境,正如鲁国的这场内乱一般,看似平静的表面下,却隐藏着巨大的危机。

祸起萧墙-成语图片

祸起萧墙成语图片

其他成语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