诲人不倦

成语拼音

huì rén bù juàn

诲人不倦成语解释

诲:教导。教导人特别耐心,从不厌倦。

典故出处

《论语·述而》:“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

成语典故

春秋时期,孔子带领弟子们周游列国,经历新郑之病,他们不得不在当地住了几月,弟子樊迟问孔子怎样干农活。孔子心里不高兴,一反诲人不倦的习惯,承认不如老农。樊迟只好向当地农民请教,终于种出了葫芦、扁豆等瓜菜。

成语造句

他对待学生总是那么耐心细致,如同一位良师,始终诲人不倦地传授知识和经验。

成语故事

在春秋时期,有一位伟大的教育家孔子。 孔子一生致力于教育事业,他的门下有众多弟子。无论弟子们的出身、资质如何不同,孔子都一视同仁,尽心尽力地教导他们。 有一次,孔子带领着弟子们周游列国。在途中,他们遇到了一个年轻人,这个年轻人对知识充满了渴望,但却因为家境贫寒而无法求学。孔子了解到他的情况后,毫不犹豫地将他收为弟子,并耐心地教导他。在教学过程中,孔子总是不厌其烦地为弟子们讲解各种知识和道理。即使是一些非常简单的问题,只要弟子们不明白,孔子都会反复地讲解,直到他们完全理解为止。 有一个弟子生性愚钝,对于很多知识的理解都比较慢。但是孔子并没有因此而嫌弃他,反而是更加用心地教导他。孔子常常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为这个弟子单独辅导,一点一点地帮助他提高。有时候,这个弟子会反复犯同样的错误,但是孔子从不生气,而是继续耐心地教导他,鼓励他不要放弃。 孔子的教诲不仅仅局限于书本知识,他还注重培养弟子们的品德和为人处世的能力。他通过自己的言行举止,以身作则地教导弟子们要善良、正直、宽容、有爱心。在孔子的悉心教导下,他的弟子们个个都学有所成,成为了当时社会上的杰出人才。 孔子这种诲人不倦的精神,深深地影响了他的弟子们。他们也继承了孔子的教育理念,将知识和品德传授给更多的人。孔子的教育思想和方法,经过几千年的传承和发展,至今仍然对我们的教育事业有着深远的影响。 正是因为有了孔子这样一位伟大的教育家,他以诲人不倦的精神培养出了无数的优秀人才,为人类的文明和进步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他的事迹和精神将永远铭刻在历史的长河中,激励着我们不断追求知识和真理,为社会的发展和进步贡献自己的力量。

诲人不倦-成语图片

诲人不倦成语图片

其他成语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