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刀杀人
成语拼音
- jiè dāo shā rén
借刀杀人成语解释
- 比喻自己不出面,借别人的手去害人。
典故出处
- 明·汪廷讷《三祝记·造陷》:“恩相明日奏仲淹为环庆路经略招讨使,以平无昊,这所谓借刀杀人。”
成语典故
- 三国时期,孔明病故,魏延在军中做了一个头上生角的梦就认为自己可以称王的预兆,就对孔明的安排不满,与马岱起兵攻打杨仪,杨仪看了孔明的锦囊妙计,就叫魏延叫“谁敢杀我”,魏延高呼,马岱在后杀死魏延,这是孔明生前安排的。
成语造句
- 他为了达到自己的目的,想出了一个十分阴险的计谋,那就是借别人之手去对付自己的敌人,这明显是借刀杀人的手段。
成语故事
- 春秋时期,各国之间相互征伐,局势复杂多变。在一个名为卫国的小国中,有一位名叫公孙阏的将军,他武艺高强,但心胸狭隘,嫉妒心极强。
当时,卫国还有一位名叫颖考叔的大臣,他为人正直,很有才能,深受卫庄公的器重。一次,卫庄公决定攻打郑国,便派公孙阏和颖考叔一同出征。在战场上,颖考叔表现得十分英勇,他身先士卒,带领士兵们奋勇杀敌,立下了赫赫战功。公孙阏看到颖考叔如此风光,心中的嫉妒之火熊熊燃烧。
战争结束后,卫庄公为了表彰颖考叔的功绩,赐给他许多珍贵的礼物。公孙阏见状,更加愤恨不已,他决心要除掉颖考叔。然而,颖考叔在卫国的威望很高,直接对他下手并不容易。公孙阏苦思冥想,终于想出了一个借刀杀人的计策。
他知道卫庄公还有一个儿子名叫州吁,州吁野心勃勃,一直觊觎着卫国的王位。公孙阏便故意在州吁面前挑拨离间,说颖考叔功高震主,对州吁将来继承王位是一个巨大的威胁。州吁听了公孙阏的话,果然起了疑心,对颖考叔产生了不满。
公孙阏见州吁已经上钩,便进一步煽风点火。他建议州吁找个机会除掉颖考叔,这样既能消除一个潜在的竞争对手,又能树立自己的威望。州吁被公孙阏的话蛊惑,决定按照他的计划行事。
不久之后,在一次宫廷宴会上,州吁暗中派人在颖考叔的食物中下了毒。颖考叔毫无防备,吃下食物后便毒发身亡。卫庄公得知颖考叔的死讯后,十分悲痛,下令彻查此事。公孙阏却趁机将责任全部推到州吁身上,说州吁是因为嫉妒颖考叔的功绩才下此毒手。
州吁百口莫辩,最终被卫庄公处置。而公孙阏则成功地借州吁这把“刀”除掉了颖考叔,实现了自己的目的。然而,他的所作所为并没有逃过人们的眼睛。大家都知道公孙阏是一个阴险狡诈的人,对他充满了鄙夷和唾弃。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借刀杀人虽然是一种看似巧妙的手段,但终究是不道德的,最终也会给自己带来恶名和后果。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应该秉持正义和善良,通过正当的方式去解决问题,而不是使用这种阴险的计谋。正如《论语》中所说:“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我们要做一个光明磊落的君子,而不是像公孙阏这样的小人。
借刀杀人-成语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