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箸代筹
成语拼音
- jiè zhù dài chóu
借箸代筹成语解释
- 箸:筷子;筹:过去用以计算的工具,引伸为策划。原意是借你前面的的筷子来指画当前的形势。后比喻从旁为人出主意,计划事情。
典故出处
- 《史记·留侯世家》:“请借前箸以筹之。”
成语典故
- 楚汉相争时期,刘邦与项羽争执不下时,谋士鹂食其也没有别的好办法,这时张良进来拜谒。刘邦问怎样才能尽快战胜西楚霸王项羽。张良见刘邦桌上有筷子,就拿起筷子在桌上画起来,指点江山。刘邦顿时茅塞顿开、喜笑颜开。
成语造句
- 在讨论公司未来发展战略的会议上,他详细地分析了各种情况,仿佛借箸代筹一般,提出了极具可行性的方案。
成语故事
- 在楚汉相争的历史时期,局势变幻莫测。刘邦的谋士郦食其向刘邦献策,建议他分封六国的后代,借此来获得他们的支持,共同对抗项羽。
刘邦听后,觉得这个主意似乎不错,便开始认真考虑起来。然而,就在刘邦即将做出决定之时,张良前来拜见。张良听闻此事后,大吃了一惊,他深知这个策略的弊端。
张良冷静地对刘邦分析道:“现在的局势绝非分封所能解决。那些六国的后代,人心各异,未必会真心支持我们。而且如今楚汉相争正处于关键阶段,我们需要集中力量,而不是分散精力去搞这些复杂的分封之事。”接着,张良拿起桌上的筷子,以此为筹,详细地为刘邦剖析其中的利害关系。
他借箸代筹,指出如果分封六国后代,他们很可能会只顾自己的利益,未必会全力协助刘邦对抗项羽。这样一来,刘邦不但不能增强自己的实力,反而可能会引发内部的混乱和矛盾。刘邦听后,如梦初醒,恍然大悟,立刻意识到自己险些犯了一个大错。
张良的远见卓识和冷静分析,让刘邦果断放弃了郦食其的建议。正是因为张良的及时劝阻和正确引导,刘邦才能够在复杂的局势中保持清醒的头脑,集中力量与项羽进行最后的决战。
借箸代筹这个成语,便由此而来。它形象地体现了张良在关键时刻,以巧妙的方式为刘邦出谋划策,帮助他避免了错误的决策。在历史的长河中,张良的智慧和谋略成为了后人传颂的典范,也让我们深刻地认识到在面对重大抉择时,冷静分析和长远眼光的重要性。这个成语也提醒着我们,要善于借助各种手段和方法,来为自己的决策提供有力的支持和依据,避免盲目行事,以免陷入困境和危机之中。
借箸代筹-成语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