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来之,则安之

成语拼音

jì lái zhī,zé ān zhī

既来之,则安之成语解释

既已经;来之使之来;安之使之安。原意是既然把他们招抚来,就要把他们安顿下来◇指既然来了,就要在这里安下必来。

典故出处

《论语·季氏》夫如是,故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既来之,则安之。”

成语典故

但既来之,则安之,姑且住下再说。★清·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一○二回

成语造句

生活中难免会遇到一些意外情况,既然无法改变,那就既来之,则安之,以平和的心态去应对。

成语故事

春秋时期,鲁国的季康子想要攻打颛臾。孔子的学生冉有和子路当时在季康子手下做事,他们将这件事告诉了孔子。 孔子听后非常生气,他严厉地批评了冉有和子路,说:“冉求,这难道不应该责备你吗?颛臾,从前先王让它主持东蒙山的祭祀,而且它地处鲁国境内,是鲁国的藩属国,为什么要去攻打它呢?” 冉有辩解说:“是季康子想要这么做,我们两人都不愿意。” 孔子更加愤怒地说:“冉求,周任有句话说:‘能施展自己的才能就担任那职位,不能这样做就不担任那职位。’盲人遇到危险却不去扶持,将要跌倒却不去搀扶,那何必要用那个做相的人呢?况且你的话错了,老虎和犀牛从笼子里跑出,龟甲和玉器在匣子里被毁坏,这是谁的过错呢?” 冉有说:“现在颛臾城墙坚固而且靠近费城,现在不夺取,后世一定会成为子孙们的忧虑。” 孔子说:“冉求,君子痛恨那种不肯实说自己想要那样做而又一定要找出理由来为之辩解的人。我听说过:无论是有国的诸侯或者有家的大夫,不必担心财富不多,只需担心财富不均;不必担心人民太少,只需担心不安定。若是财富平均,便无所谓贫穷;境内和平团结,便不会觉得人少;境内平安,国家便不会倾危。做到这样,远方的人还不归服,就再修仁义礼乐的政教来招致他们。他们来了,就得使他们安心。如今仲由和冉求你们两人辅佐季康子,远方的人不归服,却不能用文治教化招致;国家支离破碎,却不能保全;反而想在国境以内使用武力。我只怕季孙的忧虑,不在颛臾,而在鲁国内部啊。” 在这个故事中,孔子强调了对于已经到来的人或事,应该让他们安心,而不是通过不恰当的方式去对待。“既来之,则安之”这句话后来就被广泛应用,用来表达一种对待已经出现的情况或来到身边的人,要以平和、接纳的态度去应对,使其能够安心、稳定下来的智慧和理念。在生活中,我们常常会遇到各种新的情况和人,这时就需要我们秉持这种既来之则安之的态度,以宽容、理解和积极的心态去处理,这样才能更好地应对生活中的各种挑战和变化,保持内心的平静和从容。

既来之,则安之-成语图片

既来之,则安之

其他成语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