拣精拣肥

成语拼音

jiǎn jīng jiǎn féi

拣精拣肥成语解释

比喻挑剔,苛求。

典故出处

清·吴敬梓《儒林外史》第二十七回像娘这样费心,还不讨他说个是,只要拣精拣肥。”

成语典故

成语造句

他在工作安排上总是挑三拣四,简直就是拣精拣肥,这样的态度很难让他有所成就。

成语故事

在古代有一个小镇,名叫清平镇。镇里有一个富有的商人叫赵员外。 赵员外经营着多家店铺,生活富足。他有一个儿子叫赵小宝,从小娇生惯养,养成了拣精拣肥的毛病。 一次,赵员外准备扩大生意,需要招募一些伙计。赵小宝自告奋勇地说要帮忙挑选。在招募现场,来了许多求职者。其中有一个年轻人叫李三,他身体健壮,勤劳能干,对各种工作都充满热情。然而,赵小宝看到李三穿着朴素,便对他不屑一顾,觉得他不够“精致”。 接着又来了一个年轻人,长得白白净净,穿着也比较华丽。赵小宝立刻对他产生了好感,想要录用他。可是,当赵员外询问这个人一些关于生意的问题时,他却回答得磕磕绊绊,明显对业务并不熟悉。 赵员外看出了端倪,他对赵小宝说:“小宝啊,我们招人不能只看表面,不能拣精拣肥,要注重实际能力和品德。像李三这样踏实肯干的人,才是我们真正需要的。”但赵小宝根本听不进去,依然固执己见。 随着时间的推移,赵小宝拣精拣肥的行事风格给家里的生意带来了不少麻烦。他在采购货物时,只挑选那些外观好看的,却不注重质量,导致店里出现了一些质量问题,顾客纷纷抱怨。 赵员外看着生意逐渐下滑,心急如焚。他再次找到赵小宝,语重心长地说:“小宝啊,你要明白,不能只追求表面的光鲜,而忽略了内在的重要性。古往今来,有多少因为拣精拣肥而失败的例子啊。就如同那历史上的某些昏君,只注重享受,挑选身边的人也是只看表面,最终导致国家衰败。我们不能重蹈覆辙啊。” 赵小宝开始反思自己的行为,他意识到自己的错误。从那以后,他努力改变自己拣精拣肥的毛病,开始注重人的内在品质和能力。慢慢地,家里的生意又重新走上了正轨。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在生活和工作中,我们不能拣精拣肥,只关注表面的东西,而要看到事物的本质和内在价值。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做出正确的选择,走向成功的道路。否则,就像赵小宝一开始那样,可能会因为自己的偏见和短视,给自己和他人带来不必要的损失。

拣精拣肥-成语图片

拣精拣肥

其他成语故事